陇右道的秋风裹挟着砂砾,如无数细针般抽打在李长安的脸上。他勒住缰绳,望着眼前破败的城墙,墙体上深浅不一的箭孔仿佛是岁月留下的伤疤。随行的玄甲军将士们也纷纷皱起眉头,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大人,吐蕃骑兵这月已经侵扰三次了。” 陇右守将王玄策满身征尘,铠甲缝隙里还沾着干涸的血迹,抱拳行礼时,胳膊上的伤口渗出丝丝血痕,“城中粮草不足,百姓人心惶惶。” 李长安翻身下马,靴底踩过满地碎石,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捡起一块碎砖,砖面粗糙的触感让他想起长安工坊里精细打磨的器械,两者对比,恍如隔世。
当晚,李长安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铺开舆图。摇曳的烛光下,他的手指沿着陇右山脉的轮廓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一处峡谷:“此处地势险要,若能筑起烽火台与了望塔,便可掌控方圆百里的动静。” 他叫来工匠头目,“用工坊改良的夯土技术,三日之内,必须完工。”
然而,计划刚一开始,就遭遇重重阻碍。五姓七望的残余势力暗中煽动流民闹事,散布 “修筑工事劳民伤财” 的谣言。更有甚者,趁夜破坏施工材料,将烧制好的青砖推入河中。李长安站在狼藉的工地前,看着漂浮在水面的砖块,眼中怒火闪烁。他没有立刻追究,而是下令开仓放粮,救济流民,并让工匠们传授简单的劳作技艺,承诺完工后给予工钱。
“李大人,这样做岂不是便宜了那些乱民?” 一名将领不解地问道。李长安擦拭着脸上的尘土,目光坚定:“民心如水,堵不如疏。五姓七望想借此生事,我们偏要让百姓看到,这工事是为了护他们周全。”
与此同时,吐蕃的骚扰也愈发频繁。一日清晨,当李长安正在指挥搭建了望塔时,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报!吐蕃骑兵五百,正向城池奔来!” 斥候的声音中带着慌乱。李长安却不慌不忙,他早已在城墙四周埋下机关,改良后的床弩隐藏在暗处,就等敌人入瓮。
吐蕃骑兵呼啸而至,却在离城墙百步之遥时,纷纷人仰马翻 —— 地下的绊马索与尖刺陷阱发挥了作用。李长安一声令下,床弩齐发,箭矢如暴雨般射向敌阵。吐蕃骑兵死伤惨重,不得不仓皇 retreat。
击退吐蕃后,李长安加快了茶马新道的勘探。他带着向导深入祁连山脉,寻找隐秘的通路。一路上,他们遭遇恶劣天气、猛兽袭击,但李长安始终未曾退缩。终于,在一处山谷中,他们发现了一条废弃已久的古道,稍加修缮,便可通车马。
消息传回长安,李世民大喜,下旨嘉奖。然而,李长安深知,这只是开始。陇右的局势依旧紧张,五姓七望的余孽还在暗处伺机而动,吐蕃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他站在新筑起的城墙上,望着西方落日,心中已有了新的盘算 —— 或许,是时候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商队护卫,将玄甲坊的力量延伸到边疆的每一个角落了。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长安秘物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