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血染征袍的曹子文左臂垂落,若非赵云被亲兵所阻,只怕这位黄须儿今日便要葬身虎牢。
赵云所向披靡,曹军将士接连中枪 ** ,无人能挡!
寇封见赵云与宇文成都联手追击曹彰,急忙出声制止!
曹操仅率数十名残部仓皇逃窜,途经虎牢关直奔汜水关而去!
至关重要的虎牢关,就此易主,成为寇封的囊中之物!
战后整顿完毕,寇封全面接管虎牢关,集结兵力准备继续进攻汜水关与函谷关!
乘胜追击连克三关,方显寇封的雷霆作风!
恭贺主公攻克虎牢关!如今四大雄关之首已破,剩余汜水、函谷两关守军不过万余。
主公应当乘势进击!洛阳已由岳将军掌控,再取两关则关中地区仅余长安孤城!
帐下文武群臣纷纷建言立即发兵,穷追曹操攻取剩余关隘!
要彻底击溃曹操夺取中原,必须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届时曹操困守北方四州,再难崛起!
寇封随即任命陈到镇守虎牢关,庞统为监军,留精兵万人驻防。
宇文成都、李存孝、杨再兴、岳飞、赵云等猛将随主力继续进剿曹操,直指汜水、函谷两关!
军情紧急,众将得令后即刻整军出发!
曹操败退至汜水关时,各地败报接踵而至!
曹洪在徐州遭遇魏延、严颜阻击,损失万余兵马寸步难进!
见徐州久攻不下,又闻关中战局不利,曹洪只得率六万大军驰援关中!
虽遭挫败,但六万生力军仍是曹操的重要援兵!
虎牢关失守后,曹操心知寇封大军压境只是时间问题!
眼看三大雄关将尽落敌手,曹操不禁仰天长叹!
若三关尽失,关中门户洞开,中原疆土必将不保!
“主公,虎牢关虽险,却难挡寇封兵锋,望速决断!”
司马懿见曹操欲死守汜水,当即进言献策。他心知唯有撤兵长安,与夏侯渊合兵抗敌,方有胜算。汜水、函谷二关理应弃守,徒耗兵力无益。
“仲达有何妙策?”曹操深知其谋略超群。在曹营众谋士中,他最倚重司马懿与贾诩二人。
“夏侯渊驻守长安,拥兵三万未损。不如弃汜水、函谷二关,留空城与寇封。”司马懿料定此议必遭非议。
堂上立时分为两派:有赞同退守保存实力者,亦有反对者认为连番败退恐损军心。
“文和以为如何?”曹操转向沉默的贾诩。贾诩沉吟许久道:“仲达之策甚善。曹洪将军正率六万大军赶来,若令其直趋长安会师,胜算更大。”
二人皆是老成谋国之言。曹操当即传令曹洪改道长安全军会合,誓要守住这最后要地。
长安是曹操在关中的最后据点,此战若败,他只能仓皇北撤!
凝视汜水关片刻,曹操咬牙下令:全军卸甲弃辎,轻装疾驰长安!
此举只为抢在寇封追兵抵达前脱身。果然曹军刚离关,寇封铁骑已至关下。望着远处扬尘,寇封令牛皋、潘璋守关,亲率主力继续追击。
曹贼弃关而逃,必欲会合夏侯渊负隅顽抗。刘伯温点破玄机,正可毕其功于一役!
捷报频传:曹洪残部正向长安集结,薛仁贵已平定西凉,正回师潼关。两军会师之日,便是长安决战之时!
汜水关前,阎行率千余死士横刀立马。李存孝见状朗笑:末将请斩此獠!不待寇封应允,已纵马冲出。
记住取你首级者——禹王槊寒芒乍现,李存孝!
烽火骤燃,李存孝纵马跃阵!
胯下烈马长嘶如雷,铁蹄翻飞间已化作离弦之箭。玄铁禹王槊撕开朔风,阎行横枪格挡的刹那,虎口迸裂的剧痛直窜肩胛——这哪里是交锋?分明是山岳倾轧!
倒有几分本事。李存孝眼底掠过猩红,槊影忽如毒蟒缠身。远处高坡上,刘伯温衣袂翻飞:可惜明珠暗投。
寇封漠然挥鞭:斩了。
血雾炸开时,阎行的无头尸身犹自攥着铁枪。李存孝甩落槊尖脑浆,竟连吐息都未曾紊乱。
当那具残尸抛到曹操阵前,凄厉的哀嚎顿时撕裂暮色。吾丧臂膀!曹操捶胸顿足的模样,惹得程昱等人慌忙跪谏。残阳如血,送葬队伍抬着空棺奔向长安,身后尘烟里,寇封的帅旗正如怒龙翻卷。
曹洪接到曹操的军令后立即率部疾行,六万将士竟能与寇封的军队周旋多时!
长安城头的夏侯渊心急如焚。他日夜在城墙上眺望,但未得曹操军令,始终不敢擅自发兵救援。
唯有坐镇长安,静候曹操大军到来。
作为曹操在关中的最后屏障,夏侯渊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
曹操对其深信不疑——只要长安不失,便还有收复关中的希望!
曹军将士正全力向长安挺进,忽然有士兵相继晕倒在地。
丞相......将士们口渴难忍,若再这样强行军,恐怕会引发 ** !
程昱查看倒地的将士后,向曹操禀明实情。
由于出发仓促,携带的干粮饮水所剩无几,几乎陷入绝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