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回到帅帐,忍不住放声大笑。
太史慈见状疑惑道:将军,今日与马超未分胜负,既无破敌良策,又未攻下南郑,实在有负主公重托,为何反而如此开怀?
太史慈确实不解。虽然薛仁贵曾向他分析过全局形势,但长期按兵不动终究是延误战机。若寇封追究下来,纵然再信任这位爱将,也难免严惩,甚至可能被革除军职。
新投效的将领若不能建功立业,如何服众?看看其他几位大将的功绩——
岳飞、赵云在葫芦口以六万兵马挡住曹操数十万精锐;甘宁先破蔡瑁十万水军,再败曹军十余万;戚继光更是一举攻下徐州重镇。而今薛仁贵若要与他们比肩,至少要拿下整个益州才够分量。如今仅得汉中两县之地就沾沾自喜,怎能不让人费解?
薛仁贵看穿太史慈心思,笑道:子义可是在想,我既受主公军令却迟迟不攻汉中?
太史慈神色一凛,连忙道:末将不敢!
既说不敢,实则是默认了。
这是
薛仁贵直视太史慈,郑重道出自己的谋划:
子义,身为人臣,当为主公谋全局。我知道你怪我总在南郑踌躇,但比起汉中,我更在意马超。
张鲁心胸狭隘,今日我故意与马超相谈甚欢,他却又胜不了我。张鲁必会猜忌马超,迫使他来投。有了马超相助,取汉中易如反掌。
太史慈恍然大悟。
薛仁贵继续道:庞德今日射你,想必也是看出端倪,想演一场苦战给张鲁看。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等马超来投。届时南郑唾手可得,纵使曹操来攻也不足惧。
太史慈心悦诚服,拜道:将军神机妙算,末将不及万一。
他暗自感慨:在寇封帐下,自己不过一介莽夫。这里能人辈出,自己连当莽夫都未必够格。但转念一想,主公麾下人才济济,何愁大业不成?日后自己也能建功立业。
当晚,马超率军回城后,命庞德、马岱统兵,自己独自去见张鲁。庞德执意跟随,提醒道:主公今日与薛仁贵一战,虽惺惺相惜,但张鲁嫉贤妒能,主公务必小心。
“不如让末将随您同去,也好有个照应!”
庞德话音未落,马超神色骤变。他虽不善谋略,却也并非愚钝之人。若连这番话的深意都未能察觉,他马超岂能活到今日?
马超当即冷下脸来,对身旁的马岱沉声吩咐:
“你留守大营,继续统率兵马。若张鲁安分守己便罢,倘若他真以为我勾结寇封图谋汉中——”
“届时你即刻率军出击,务必护住云禄她们周全!”
“若形势危急,我便遂了他的愿,当真联合寇封夺下汉中,以此为进身之阶!”
军令既下,众将肃然领命。马超麾下除八健将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外,更有庞德、马岱、马休、马铁等兄弟相佐,实力不容小觑。若张鲁胆敢动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待马超携庞德踏入南郑郡守府,张鲁早已带着张卫等人笑脸相迎。换作往日,马超或会欣然受之,但经庞德提点后,这热情姿态反倒显得刻意。
“孟起!今日若非你及时回援,汉中危矣!快请入席,本太守要亲自为你庆功!”张鲁抚掌笑道。
马超却只拱手答道:“主公过誉了,此乃末将分内之事。何况今日未能擒斩薛仁贵,何功之有?”言罢眉间郁色未消。
“此话差矣!”张鲁大笑着摆手,“孟起勇冠天下,那薛仁贵不过籍籍无名之辈。来来来,先入席!”
马超默然落座,眼底锋芒暗藏。此刻他倒要瞧瞧,这位张天师究竟在演什么戏码。
——若非庞德警醒,此番怕真要坠入彀中!
张鲁不断催促马超入席,这番异常殷勤反倒激起马超的警觉。
若非庞德先前提醒,他或许真以为张鲁对自己青眼有加。此刻看来,这番热情不过是设局的伪装——恐怕刀斧手早已埋伏在侧,才让张鲁如此急切劝座。
马超眼底掠过寒芒,却不动声色地入席。刚落座便有侍女上前斟酒,娇声道:马将军神威盖世,妾身久仰,请满饮此杯。
趁着敬酒间隙,庞德暗中递来眼色。二人心照不宣:这场宴席的酒,怕是饮不得了。
张鲁高举酒樽朗声道:孟起回援及时,使薛仁贵未能攻破汉中,此乃保境安民之大功!纵使寇封亲至,也必成将军枪下游魂。诸君共饮,为马将军贺!
马超闻言暗自冷笑。张鲁这出戏演得实在拙劣——他自问非曹操敌手,当年潼关之战能逼得曹操割须弃袍,全赖伊籍献计。自与寇封联盟破裂,马韩联军便节节败退。
这正是血淋淋的教训:谋臣之于主帅,犹如枢轴之于车轮。可笑那伊籍在寇封帐下仅任说客,若生在先秦,当属纵横之流。而据其自述,论智谋甚至排不进寇封麾前五。
伊籍虽自谦过甚,但论才学确难跻身前三甲——刘伯温、诸葛亮、庞统三人,皆当世无双国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