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的藏经阁积了半寸厚的灰尘,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泛黄的竹简上投下斑驳的光柱,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翻滚跳跃,仿佛凝固了千年的时光。慈航道人踏着木梯缓步而上时,道袍下摆扫过书架,激起的尘埃让他忍不住轻咳两声,玉净瓶中的三光柳枝条随之颤动,青色露水顺着枝条滴落,在积灰的地面晕开小小的湿痕。
“慈航师弟倒是有雅兴,来看这些故纸堆。” 清虚道德真君的声音从阁楼深处传来,他斜倚在个堆满典籍的书架前,手中的拂尘搭在膝头,雪白的马尾毛上沾着些许灰尘,却丝毫不显脏乱,反而与他身上的八卦紫绶仙衣相映,透着股古朴的仙气。“这些典籍多是商汤时期的遗物,历经战火早已残缺,上面的尘障怕是比字里的道理还厚。”
慈航道人走到近前,指尖拂过一卷《归藏》竹简,灰尘在他指尖凝成细小的漩涡,随后被三光露的金光净化。“师兄有所不知,” 他轻声道,玉净瓶中的露水在掌心凝成面水镜,镜中映出竹简上模糊的字迹,“这些尘障并非普通灰尘,而是承载着历代读书人的执念与遗憾,若不及时清扫,恐会滋生心魔。” 他忽然想起在乱葬岗遇到的邪祟,那些无形的执念,与眼前的尘障何其相似。
清虚道德真君抬手挥动拂尘,雪白的马尾毛在空中划出道弧线,书架上的灰尘竟如潮水般退去,露出竹简原本的青色。“师弟的眼力还是这般厉害。” 他拂尘轻点地面,那些退去的灰尘在地上聚成个小小的灰人,灰人张了张嘴,发出无声的叹息,“这些尘障确实有灵,我守着藏经阁三百年,每日清扫却总也扫不干净,就像人心底的执念,刚拂去又生出新的。”
慈航道人看着那个灰人渐渐消散,腕间的念珠忽然转动起来:“师兄的拂尘能扫去有形的尘埃,却扫不去无形的执念。” 他将三光露滴在灰人消散的地方,地面竟浮现出些模糊的画面 —— 有书生在灯下苦读,有谋士在帐中献策,有老者在临终前抚摸竹简,“这些尘障背后,是无数未竟的心愿,若不能化解,终究会再次积聚。”
清虚道德真君收起拂尘,眉头微蹙:“师弟的意思是,要像渡化邪祟般渡化这些尘障?” 他从书架上抽出一卷《连山》,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枫叶,枫叶上的纹路竟与尘障聚成的灰人轮廓相似,“可这些只是执念的凝结,既无实体也无灵智,如何渡化?”
慈航道人接过《连山》,指尖的三光露渗入干枯的枫叶,枫叶竟在瞬间焕发生机,重新变得鲜红。“就像这片枫叶,看似枯萎,却藏着当年飘落时的记忆。” 他轻声道,枫叶在掌心旋转,投影在墙壁上,竟化作个书生的身影,正在窗下吟诵诗句,“执念虽无形,却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只要唤醒其中的善念,尘障自会消散。”
清虚道德真君看着墙壁上的书生身影,忽然想起自己在终南山修炼时,曾见块顽石因吸收了太多樵夫的叹息,竟生出了灵智,终日唉声叹气。当时他只当是异事,如今想来,那也是执念凝结的一种形态。“可藏经阁的尘障数以万计,若一一唤醒,不知要耗费多少光阴。” 他挥动拂尘,将空中的尘埃聚成一团,“就像这团灰尘,里面不知藏着多少人的执念,如何能一一分辨?”
慈航道人将枫叶放回《连山》中,鲜红的叶片与泛黄的竹简相映,竟有种奇异的和谐。“师兄的拂尘能聚能散,我的三光露能辨能化,两者结合或许能事半功倍。” 他腕间的念珠与清虚道德真君的拂尘产生共鸣,发出温润的轻响,“就像筛沙子,拂尘负责聚拢,三光露负责筛选,留下善念,化去恶念。”
清虚道德真君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忽然挥动拂尘在空中划出个太极图,雪白的马尾毛与尘埃交织,形成阴阳两极。“师弟请看,” 他拂尘轻点阴仪,那里的尘埃顿时变得漆黑如墨,“这是负面的执念,如悔恨、嫉妒、怨恨;” 他又轻点阳仪,尘埃化作淡淡的金光,“这是正面的执念,如思念、期盼、坚守。”
慈航道人将三光露注入太极图的阴阳鱼眼,金色露水净化阴仪的黑气,银色露水滋养阳仪的金光,青色露水则调和两极,让黑白二色渐渐交融成柔和的白光。“正是如此。” 他轻声道,太极图在空中旋转,藏经阁的尘埃纷纷被吸入其中,“负面的执念需净化,正面的执念需引导,如此才能彻底扫尽尘障。”
随着两人的法术展开,藏经阁的景象开始变化。空中的太极图越转越快,吸入的尘埃在其中不断分离、净化、融合。墙壁上浮现出无数身影:有母亲在灯下为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裳,有将军在沙盘前推演战局,有匠人在灯下雕琢玉器…… 这些身影在白光中渐渐消散,留下的只有温暖的光芒,融入藏经阁的梁柱之中。
“这是……” 清虚道德真君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拂尘,雪白的马尾毛上竟沾染了点点金光,“这些正面的执念,竟能滋养器物的灵智。” 他拂尘轻点旁边的青铜灯台,灯台竟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阁楼的角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