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溶洞幽深寂静,唯有暗河水流在远处通道中传来的沉闷回响,以及钟乳石尖偶尔滴落的水珠声,敲打着永恒的黑暗。陆青禾收敛了所有气息,如同融入岩石的影子,在选定的通道中谨慎前行。
通道蜿蜒曲折,时宽时窄,四壁潮湿,覆盖着滑腻的苔藓与一些散发微弱磷光的菌类,提供了些许照明。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土腥气、水汽以及一种淡淡的、类似金属锈蚀的异味。灵气依旧稀薄混杂,但其中蕴含的土、水属性灵气相对较多,金气次之,木火之气则几乎感应不到。
他伤势极重,经脉如同干涸龟裂的河床,每一次灵蕴的微弱流转都带来针扎般的刺痛。识海也因过度催动神魂而黯淡无光,阵阵抽痛不时传来。但他意志坚韧,凭借着《蕴灵篇》对各类能量的基础吸纳与调和能力,缓慢汲取着周围稀薄的灵气,尤其是那温和的土、水之气,滋养着受损的根基。
前行约莫半个时辰,通道前方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并非钟乳石的荧光,而是一种稳定的、如同月辉般的清冷光芒。
陆青禾心中一凛,更加小心地靠近。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连接着一个比之前那个浅滩溶洞稍小,却更加奇特的洞窟。
洞窟约有十丈见方,顶部不再有钟乳石,而是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如同水晶般剔透的矿石,那清冷的月辉正是从这层矿石中散发出来,将整个洞窟映照得如同蒙上一层薄纱。洞窟中央,有一口不过丈许方圆的小水潭,潭水清澈见底,水底铺满了细碎的、闪烁着星点银光的沙子。水潭边,生长着几簇罕见的“月光苔”,散发着与顶部矿石同源的清辉。
最让陆青禾惊讶的是,洞窟内的灵气,虽然总量依旧不多,却异常精纯平和,尤其以水、土两种灵气为主,并且带着一种安神定魂的奇特效力。对他此刻重伤虚弱的状态而言,此处简直是绝佳的疗伤圣地!
他仔细以神识探查整个洞窟,确认并无任何活物气息,也没有隐藏的阵法或陷阱,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他走到水潭边,掬起一捧潭水,入手微凉,蕴含着精纯的水灵之气与一丝微弱的月华之力,沁人心脾。
“此地甚好。”陆青禾不再犹豫,决定就在此洞窟暂时落脚。
他先是在洞口处布置了几个简单的预警与隐匿禁制,虽不指望能挡住强敌,但至少能起到警示作用。随后,他盘膝坐在水潭边那柔软的月光苔上,开始全力疗伤。
《蕴灵篇》全力运转,如同久旱的禾苗,贪婪地吸纳着洞窟内精纯平和的水土灵气与那微弱的月华。这些灵气温顺异常,极易炼化,缓缓流淌过受损的经脉,所过之处,带来丝丝清凉与滋润,修复着裂痕。《太虚炼神篇》也徐徐展开,借助此地安神定魂的场域,抚平神魂的震荡与创伤。
他肩头的金线,也被他取出,置于身旁。金线依旧在沉睡,暗金色的甲壳在月辉下流转着幽光,它本能地吸收着空气中稀薄却精纯的金灵之气,以及陆青禾疗伤时散逸出的、经过《蕴灵篇》调和过的精纯灵蕴,甲壳上的裂纹在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弥合。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陆青禾从深沉的入定中醒来,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浊气中带着些许血腥与杂质。他睁开双眼,眸中神光虽然还未恢复鼎盛,但已不再涣散,变得清澈而坚定。
伤势虽未痊愈,但已然稳定下来,恢复了约莫三四成的实力,至少有了基本的自保之力。最重要的是,根基的损伤得到了控制,没有留下难以弥补的道伤。
他低头看向身旁的金线,小家伙依旧沉睡,但气息平稳了许多,甲壳上的裂纹也浅淡了不少,显然恢复得不错。
这时,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静静躺在灵玉袋角落的那枚万虫噬灵珠上。
此时的噬灵珠,依旧是那副朴实无华、温凉如石的模样,与之前那吞噬死气、引动残阵的凶悍姿态判若两物。
陆青禾犹豫片刻,还是小心翼翼地将噬灵珠取了出来,托在掌心。
珠体暗沉,触手温润。他尝试将一丝极其微弱的灵蕴与神识探入其中。
没有抗拒,仿佛回到了自家后花园。珠内并非想象中的混乱与暴虐,反而是一片浩瀚、寂静、如同宇宙星云初开般的混沌空间。无数细微如尘的光点在其中沉浮,那是被吞噬、炼化的万虫精魄与各种能量的本源印记。而在混沌中央,一点极其微弱的灵性之光,如同沉睡的胚胎,静静悬浮,那便是噬灵珠初步认主后,与他建立起联系的核心灵性。
当他神识接触那点灵性时,一段更加清晰、却依旧残缺的传承信息,流入他的心间。
不仅仅是简单的吞噬与反哺法门,更包含了一些关于“虫阵”、“虫域”、“血脉提纯”乃至“造化生机”的玄奥理念碎片。这些理念与《御虫古经》的基础篇相辅相成,却又更加宏大、更加霸道,仿佛《御虫古经》是总纲,而这噬灵珠传承,则是某种极端而强大的分支与应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虫仙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万虫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