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叫林暮,前女足国家队主力后腰,人送外号“中场绞肉机”。
退役后我放弃体制内铁饭碗,一头扎进娱乐圈。
金牌编剧王丽萍面试时问我为什么转型。
我真诚回答:“因为娱乐圈比绿茵场更需要演技。”
她当场拍板:“就你了!我的新助理!”
入职第一天,我穿着战袍(西装套裙)跟王老师去颁奖礼。
看着红毯上争奇斗艳的女明星,我下意识摆出防守阵型。
媒体镜头对准我狂拍:“王老师换保镖了?这姐姐眼神能杀人!”
当我帮王老师挡酒时,一个过肩摔放倒了投资方老板。
全场死寂中,我扶起对方诚恳道歉:
“对不起,条件反射。您刚才那动作,在我们队属于恶意犯规。”
---
(正文开始)
林暮站在市中心某栋高级写字楼的楼下,抬头望着那反射着刺眼阳光的玻璃幕墙,感觉自己像一只误入钢铁丛林的花豹,浑身不得劲。
她身上这套为了面试特意购置的黑色西装套裙,比当年第一次穿国家队队服还让她拘谨。脚上这双五厘米的裸色高跟鞋,更是堪比刑具,让她无比怀念那双磨破了又补、补了又磨的旧球鞋。
“中场绞肉机”。
曾经在绿茵场上,这是对手闻风丧胆的绰号。她作风硬朗,跑动积极,卡位精准,是球队中后场不可或缺的屏障。二十多年的足球生涯,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都洒在了那片她深爱的草皮上。
然而,伤病和年龄是运动员无法逾越的天堑。退役的通知下来时,她平静地接受了。队里给她安排了市体育局一个清闲的岗位,朝九晚五,稳定安逸,是很多人羡慕的归宿。
但林暮拒绝了。
一起长大的队友搂着她哭:“暮啊,你疯了吗?那是什么地方?吃人不吐骨头的娱乐圈!你一个踢球的,直来直去惯了,去了那儿不得被啃得渣都不剩?”
林暮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她不是冲动。只是觉得,人生就像一场球赛,不能因为上半场结束了,就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下半场,或许可以换个场地,踢一种不一样的足球。
比如,去那个据说比绿茵场更需要“演技”的地方——娱乐圈,看看。
于是,她投了简历,目标明确:金牌编剧王丽萍的助理岗位。
一个朋友牵的线,说王老师想找个“有点不一样经历”的助理。林暮心想,我这经历,够“不一样”了吧?
面试过程比她想象中要快。
王丽萍本人比电视上看起来更瘦小,但眼神锐利,带着一种知识女性特有的干练和通透。她没问太多专业问题,只是看着林暮的简历,又看看她本人,问了两个核心问题。
“林暮?前女足球员?为什么放弃稳定的工作,想来做编剧助理?这跨度可不小。”
林暮坐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她想了想,决定实话实说,带着点球场上的坦诚和如今稍加修饰的圆滑:
“王老师,我觉得吧,绿茵场和娱乐圈,本质上都是竞技场。一个用脚踢,一个用脑子‘踢’。我在场上踢了二十多年,学会了盯人、协防、传球、射门。场下,我觉得我可以学学怎么‘盯’项目、‘防’小人、‘传’达意图、还有……把生活这本难念的经,‘射’进观众的心里。”她顿了顿,补充了那句在肚子里排练了无数遍的“金句”,“而且,我个人觉得,娱乐圈可能比绿茵场,更需要点真实的‘演技’来打底。”
王丽萍听着, initially 没什么表情,听到最后那句,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她放下简历,又问:“同济大学的学历?不错。”
林暮立刻条件反射般地补充:“王老师,我得跟您说实话,我是体育特长生,有加分政策才上的同济。”这话脱口而出后,她心里咯噔一下,坏了,是不是太实诚了?
没想到,王丽萍看着她,眼神里反而多了几分欣赏。她打量着林暮高挑的身材(1米75的个子在普通女性中很是出挑),虽然常年在户外训练皮肤不算白皙,但五官大气明朗,带着一股寻常女孩没有的英气和沉稳。
“真诚,不弄虚作假。挺好。”王丽萍点点头,“娱乐圈……怎么说呢,外面传的那些乱七八糟,也不是空穴来风。关键看自己怎么做。我这儿,活儿不轻松,要细心,要耐烦,还要有点眼力见儿。你能行吗?”
林暮立刻表态:“我能学!王老师,我别的不敢说,吃苦耐劳、执行力强,这是职业球员的基本素养!”
王丽萍笑了,当场拍板:“行,那就你吧。明天来上班。”
###
于是,退役女足球员林暮,摇身一变,成了金牌编剧王丽萍的助理。
入职第一天,就赶上一个大场面——某个权威电视剧颁奖典礼,王丽萍是评委之一,也是受邀颁奖嘉宾。
林暮穿着她那套唯一的“战袍”,踩着依旧不习惯的高跟鞋,亦步亦趋地跟在王丽萍身后,走进了那个星光熠熠、衣香鬓影的会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