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这届球迷,比场上还能整活】
2025年的中超,球场上的外援们用千奇百怪的名字和表现撑起了“梗帝”的半边天,但你要是以为乐子只在草坪那几百平米,那就大错特错了。真正的“大型沉浸式真人联动剧场”,在看台,在网络上,在每个球迷唾沫横飞、手指翻飞的瞬间。
联赛APP里的数据冷冰冰,但解读数据的球迷们,热血沸腾,甚至有点“上火”。就像那张截图里说的:“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中国球迷的文化却有样学样……”学啥不好,净学些糟粕,还特么自带“本土化创新”,搞得乌烟瘴气,但又莫名……有点让人欲罢不能地想吃瓜。
成都蓉城的凤凰山专业足球场,号称“中超第一魔鬼主场”,氛围燃炸。但燃过头了,就容易把脑子也烧糊。少数球迷和河南队球迷的恩怨,从去年延续到今年,从网上玩“苟活”的文字梗,发展到线下街头的“真人PVP”(Player vs Player,游戏术语,指玩家对战)。消息传到网上,大部分成都球迷都觉得臊得慌:“卧槽,兄弟们,咱们输出靠的是‘雄起’的声浪和‘金色海洋’的视觉压迫,不是特么靠拳头啊!这操作太下饭了!”(下饭:游戏术语,形容操作菜,看着下饭)
评论区里更是精彩:“这波Gank(游戏术语,偷袭)失败了啊,没抓到人还送了自己信誉分。”“主场优势不是这么用的,这属于恶意利用场景BUG了。”“建议官方出个‘净化剧本’吧,看不下去了。”
足球评论区,成了另一个战场。“评中超,论国足,川流不息……”这简介看着挺文艺,点进去全是刀光剑影,血压飙升器。305篇原创内容,篇篇都能引爆不同阵营球迷的“怒气值”。
【第二章:“炸街”=“集体开麦”?“京骂”=“全屏AOE”?】
有些球迷还振振有词:“国外豪门不也这样?嘲讽拉满,侮辱性口号喊得飞起!”
好家伙,这理解能力,堪比游戏里不看技能说明瞎放技能的队友。人家那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具有特定背景和界限的“球迷文化”(其中糟粕部分也一直被批判和限制),到你这就简单粗暴理解成“骂得狠=忠诚度高”、“搞得凶=文化牛逼”?
这就像你玩个团队竞技游戏,不去研究战术配合,不去练操作意识,就学会了个“所有人频道嘲讽”(/all chat),开局就公屏打字问候对方全家,队友失误就狂喷不止。你觉得你这是“电竞精神”?不,你这是“赛博精神病”,是团队毒瘤,是分分钟被举报封号的存在。
截图里提到了“炸街”。这词原本挺酷,欧洲球迷那种万人空巷、旗帜招展、歌声震天的场面,确实震撼。到了国内,因为条件限制,简化成了球场外喊口号,也算一种热情宣泄。但不知从何时起,变味了。客队球迷跑到主队地盘核心区域组织“炸街”,这性质就变了。这不再是展示热情,这是特么的“骑脸输出”、“塔下嘲讽”(游戏术语,指在对方防御塔攻击范围内挑衅),是赤裸裸的挑衅,是生怕打不起来的“团战发起指令”。
还有着名的“京骂”。工体那套“XX傻X”的集体口号,响彻云霄,历史悠久,甚至成了某种“地标性声音”。但这玩意儿,在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眼里,就是标准的“足球流氓”行为,有组织,重复性高,带有强烈侮辱和暴力倾向。每次国安客场出征,都能听到对方球迷用加倍的声音“回敬”,这特么叫文化交流?这叫“互相刷负面BUFF”(游戏术语,负面状态),除了增加仇恨值,屁用没有。你还不能还嘴,一还嘴就是“玻璃心”,就是“玩不起”,这逻辑,堪比游戏里先手开团灭了队,反而怪对面“不讲武德”。
数据显示,中超球迷冲突,近七成掺和着地域黑。这玩意儿毒性最大,破坏力最强。就像游戏里的“真实伤害”,无视防御,直接造成心灵创伤。拿人家的家乡、历史伤痛开玩笑,这种烂梗,low穿地心。你说你是“玩梗”,对不起,这梗又馊又臭,没人接得住。这种行为,在游戏世界里都属于“恶意发言”,被检测到秒禁言的那种。
【第三章:人人都是“压力怪”,处处都有“键盘侠”】
看台上的戾气,完美复制到了网络上。
每轮联赛结束,各大APP、论坛、短视频平台,就成了大型“分锅大会”现场。输球了,教练下课、球员滚蛋、经理傻X是标配三连。赢球了?也能吵!“某某某进球是蒙的!”“这裁判偏袒我们?瞎了吧!明明还有两个点球没给!”
活脱脱一群“压力怪”(游戏术语,指喜欢给队友施加巨大压力、甩锅的人)。自己支持的球队必须赢,赢得不漂亮不行,球员必须个个天神下凡,不能有失误,裁判必须绝对公平(且偏向自己队)。现实吗?这不就像打游戏要求队友把把超神,自己0-10-0(击杀-死亡-助攻)还喷队友不会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员全员梗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