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蜀地烽烟
秦庄襄王三年夏五月,成都平原的麦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陈墨站在文明学堂的屋檐下,看着羌族孩童用秦篆在竹简上抄写《麦黍篇》,笔尖划过的沙沙声与远处的秦歌号子形成奇妙的和声。李冰捧着新收的“秦蜀一号”麦种踏入院门,腰间的鎏金铜牌上,“秦蜀永济”四字被麦穗磨得发亮。
“陈大人,”李冰的声音里带着隐忧,“铁血派在巴郡煽动廪君蛮叛乱,扬言要‘血洗都江堰’。”他递过一封染血的密信,“更甚者,他们竟用楚地巫蛊诅咒嬴政公子,蜀中旧贵族纷纷响应。”
陈墨捏碎密信,看见信末的血印正是华阳夫人的楚系徽记:“通知墨者矩子,加强公子护卫。再让老祭司在都江堰举行‘秦蜀共祭’,用古礼破巫蛊。”他指了指学堂里的孩童,“让孩子们用秦歌吟诵《驱傩经》,民心所至,邪祟自退。”
是日午后,都江堰的祭坛被无数火把照亮。陈墨身着绣有秦蜀图腾的祭服,手持代郡青铜爵,爵中盛着秦粟酒与蜀地咂酒的混合液。老祭司点燃艾草,烟雾中升起的不再是铁血派的鬼面,而是秦蜀民夫共修堰渠的剪影。
“江神在上,”陈墨的声音混着岷江的涛声,“秦蜀同源,共饮一江水,同耕一方田。今以秦蜀合酒为祭,祈愿五谷丰登,邪祟退散!”
他将酒液倒入青铜鼎,鼎中突然腾起青焰,将铁血派的巫蛊人偶烧成灰烬。羌族青年们挥舞着绣有秦歌《无衣》的旗帜,旗帜边缘的蜀地流苏在火光中如火焰跳动。陈墨看见,人群中混着的铁血派密探纷纷后退,他们脸上的巫蛊油彩被冷汗冲花,露出惊恐的神色。
然而,真正的危机来自咸阳。阿禾骑马驰来,发间的“融金簪”换成了警示用的红色:“相邦急报!秦王薨逝,子楚即位为庄襄王,华阳夫人扶成蟜自重,铁血派请命伐蜀!”
陈墨的瞳孔骤缩,手中的青铜爵“当啷”坠地。他忽然想起吕不韦说过的“铁血派孤注一掷”,原来他们等待的正是秦王驾崩的权力真空期。
“李太守,”陈墨握紧李冰的手,“蜀地必须在铁血派大军抵达前筑牢防线。你率民夫加固堰体,我带墨者去巴郡安抚廪君蛮。”他指了指文明学堂,“让孩子们把秦歌竹简藏入都江堰的石匣,这是文明的火种。”
巴郡的山路崎岖难行,陈墨的坐骑踏过铁血派留下的断旗,看见路边的岩石上用蜀地楔形文字刻着“杀秦人”的标语,却被人用秦篆补写了“共治水”三字。墨者矩子忽然拉住缰绳,前方的峡谷中传来廪君蛮的战鼓声。
“陈大人,”矩子指着悬崖,“有伏兵。”
话音未落,弩箭破空而来。陈墨挥剑斩断箭矢,看见箭头绑着铁血派的“血手令”。他摸出代郡磁石吸铁石,往空中一抛,竟吸住了隐藏在岩石后的铁器——那是铁血派为廪君蛮提供的秦式弩机。
“廪君蛮的兄弟们!”陈墨高声道,“铁血派给你们的弩机,本是蜀郡工室为治水打造的!”他指了指弩机上的“止杀”刻痕,“看这纹路,是羌族工匠的手笔!”
峡谷中响起低低的议论声。一个廪君蛮首领走出,身上的虎皮披风下露出蜀地的火纹刺绣:“秦人杀我族人,抢我盐井!”
“抢盐井的是铁血派!”陈墨展开巴郡盐井的地契,“秦法规定,盐井之利,秦蜀共分。”他指了指自己的胎记,“我身上流着古蜀的血,今日就是来兑现秦蜀共荣的承诺!”
首领的目光落在陈墨的胎记上,忽然想起族中老祭司的预言:“玄鸟转世者,将带蜀地走出黑暗。”他扔下手中的秦弩,弩机落地时,竟砸出“共”字的浅痕。
是夜,陈墨在廪君蛮的山寨中与首领共饮咂酒。火塘里的木柴噼啪作响,映着墙上新挂的秦歌《盐井谣》竹简。首领摸过竹简上的秦篆,忽然拔出腰间的青铜刀,在火塘里熔成铁水,浇入陈墨带来的“融金”模具。
“这是廪君蛮的‘断血刀’,”首领将新铸的农具递给陈墨,“从此不再杀人,只耕盐田。”
陈墨接过农具,看见刃口隐约映出玄鸟与廪君图腾的交叠。他知道,这把刀的熔铸,比千军万马更能证明文明的力量。
然而,铁血派的大军还是来了。当陈墨赶回都江堰时,李冰正率领民夫用“融金闸”分流洪水,铁血派的投石机却在对岸轰鸣。他看见,投石机抛出的不是巨石,而是装满火药的陶罐——那是用蜀地井盐改良的烈性炸药。
“用代郡的‘水幕防御’!”陈墨大喊,“引岷江水形成水墙!”
墨者矩子启动机关,临时水闸轰然开启,巨大的水墙在阳光下升起,将火药陶罐的爆炸冲击波挡在堰外。李冰趁机指挥民夫用竹笼装填鹅卵石,每一个竹笼上都绣着秦歌的麦穗纹与蜀地的太阳神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数千民夫齐声高唱,歌声盖过了铁血派的战鼓。陈墨看见,廪君蛮的首领带着族人赶来,他们手中的农具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却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修补被炸毁的堰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帝国:铁血文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