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元这份荣耀,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
更将为苏家带来最实际的、根本性的改变。
夜里,一家人再次围坐在灯下。
苏明理看着父母兄嫂脸上那还未褪去的兴奋与喜悦,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他拿出一张地契,和一本册子,放在了桌上。
“爹,娘,大哥,大嫂。”
他平静地开口道,“我们家,如今已是士绅门第。有些事情,也该按照士绅人家的规矩来办了。”
“首先,是我这秀才的功名。”
苏明理指着册子,“按照我大周律例,凡有功名在身的生员,其名下五十亩田地,可免除一切钱粮赋税,其本人及父母妻儿,亦可免除一切徭役。”
免除赋税!免除徭役!
这八个字,对于苏大山和张氏这两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来说,其分量,比任何金银财宝都要重!
这意味着,他们家,从此以后,便与那些需要辛苦劳作,并将大部分收成都上交给官府的普通农户,彻底划清了界限!
“所以,”苏明理继续说道,抛出了他深思熟虑的计划,“我想,将这份福泽,也分润给村里的族人一些。”
“我明日,会请大哥回村一趟,与族长商议。”
“族人们,可以自愿,将家中的部分田地,‘投献’或‘挂靠’在我的名下。如此一来,这些田地,便可免除官府的重税。”
“当然,我们不能白白庇护。”
“他们需将原本要上缴官府的赋税中的三成,作为‘租金’,交给我们家。如此,于他们而言,是省下了七成的赋税,是天大的恩惠。而于我们家,也能有一份稳定而又丰厚的进项。”
苏明德听得是两眼放光!
他粗略一算,整个苏家村,足有上千亩地。
哪怕只有一半挂靠过来,每年收上来的“租金”,都将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目!
这,才是真正能让家族兴旺的、长久的营生啊!
“此举,一可践行我在祠堂许下的‘庇佑族人’之誓言,收拢人心,巩固我苏家在宗族内的根基。”
“二来,也能为我们家,提供一份稳定的、足以支撑未来一切开销的经济来源。无论是大哥的书坊,还是我未来想要开办的学社,都需要大量的银钱。”
“三则,有了这份经济上的依附,整个苏氏宗族,都将成为我们最坚实、最可靠的后盾。日后,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风雨,都有族人,与我们同舟共济。”
苏明理将整个计划的利弊与深远影响,分析得是条理清晰,鞭辟入里。
苏大山听完,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看着自己的二儿子,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运筹帷幄的家主。
他知道,这个家,从今往后,是真的要发达了!
他站起身,重重地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说道:“明德,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去告诉族长,告诉所有族人!我苏大山家的二郎,说话,算话!”
这一刻,这位沉默寡言了一辈子的老农,腰杆挺得笔直。
而苏明理,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充满了希望的一家人,心中也是一片宁静。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
苏家新宅的院子里,大哥苏明德已经换上了一身簇新的青布直裰,虽不如士子襕衫那般风雅,却也显得格外精神利落。
王氏正细心地为他整理着衣角,眼中的关切与骄傲几乎要满溢出来。
“大哥,此去村里,有几件事要牢记。”
苏明理站在廊下,神色平静地嘱咐道。
他并未因自己是计策的制定者而有丝毫居高临下,反而像一个为兄长远行而担忧的弟弟。
“首先,此事基调,是‘饮水思源’。我中了秀才,得了朝廷的恩典,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生我养我的苏家村,是看着我长大的叔伯长辈。”
“我们要的不是租子,而是代官府收一份轻省了七成的‘情义税’,是全族人拧成一股绳,共渡难关的情分。”
苏明德重重地点头,将“饮水思源”四个字牢牢记在心里。
他知道,二弟这是在教他如何把事办得漂亮,更办得让人心里舒坦。
“其次,先见族长。”
苏明理继续道,“族长是宗族的头面人物,此事必须由他老人家点头,从他口中说出,方能名正言顺,无人非议。”
“你要将其中利弊,尤其是对整个宗族凝聚力的好处,与他老人家说透。”
“最后,态度要不卑不亢。”
苏明理看着兄长,目光里带着鼓励,“大哥,你如今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更是我苏明理,是我们这一房的脸面。”
“所以你既要有对长辈的恭敬,也要有身为‘小三元’长兄的气度。记住,我们是去施恩,不是去求人。”
一番话,说得苏明德胸中热血沸腾。
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但腰杆也挺得更直了。
他握紧了拳头,郑重道:“二郎,你放心!大哥晓得该怎么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寒门小神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寒门小神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