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之上,风声呜咽,卷起李成梁将袍的一角,猎猎作响。
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同总兵,此刻手掌死死攥着冰冷的城砖,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他的目光越过女墙,投向远方。
地平线上,一条黑线正在蠕动、变粗、扩散,仿佛墨汁滴入了清水,迅速染黑了整片荒原。
那是五千鞑靼铁骑!
马蹄踏地的闷响,隔着数里之遥,已经如沉闷的雷声,一下下敲击在城头每个人的心口上。
大同城内的守军,满打满装不过三千余人,其中能战的精锐更是不足两千。
恐惧,如同无形的瘟疫,在守城士卒之间悄然蔓延。
他们握着长枪和朴刀的手在微微颤抖,脸色苍白,眼神里满是绝望。
“总兵大人,鞑子来势汹汹,怕是倾巢而出了!”一名副将声音干涩地说道。
李成梁没有回头,喉结滚动了一下,沉声道:“慌什么!传令下去,弓箭手准备,滚石檑木运上城头,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后退一步!”
“是!”
命令虽下,但谁都听得出总兵大人声音里的凝重。
这是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守城战。
就在这片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气氛中,一个平静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总兵,常规守城,怕是撑不了三天。”
众人闻声望去,说话的正是代王朱衡。
他一身王袍,站在肃杀的城头,与周围披甲执锐的军士显得格格不入,但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平静得像是在谈论天气。
刘景明站在朱衡身侧,捻着胡须,一双老谋深算的眼睛在朱衡和李成梁之间来回扫视,一言不发,却像一头准备择人而噬的猛虎。
李成梁眉头紧锁,转过身来,看着朱衡:“王爷有何高见?”
他虽然欣赏朱衡,但在军国大事上,他信奉的还是自己几十年的沙场经验。
朱衡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总兵大人,你我都知道,鞑靼骑兵最擅长的便是骑射骚扰,待我军疲惫,便会蚁附攻城。我军的弓箭,无论射程还是准头,都远不及对方。”
这是事实,李成梁无法反驳,只能沉着脸点头。
“所以,被动防守,就是等死。”
朱衡一字一顿地说道。
“等死?”李成梁的火气也上来了,“那依王爷之见,难道要开城门与他们决一死战不成?!”
此言一出,周围的将领都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朱衡。
用步兵去和五千骑兵野战?那是自杀!
“当然不是。”
朱衡摇了摇头,目光扫过那些神情紧张的士兵,然后落在了不远处一队特殊的士兵身上。
那是他的王府卫队,此刻已经全员换装了燧发枪,虽然只有区区两百人,但他们站姿笔挺,神情肃然,与其他士兵的慌乱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要的,不是决战,而是……屠杀。”
朱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屠杀?
李成梁和众将领都愣住了。
用两千步卒去屠杀五千精锐骑兵?这是何等的狂妄!
就连一直沉默的刘景明,眼角都微微抽动了一下。
林婉清,也就是林文书,此刻站在刘景明身后,一双明亮的眸子紧紧盯着朱衡,她似乎猜到了朱衡想做什么,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
朱衡不理会众人的惊愕,继续说道:“李总兵,我需要你放弃传统的城头防御。将你麾下最精锐的一千名刀盾手和长枪兵交给我。”
“你要做什么?”李成梁警惕地问。
“我要在城外,摆一个阵。”朱衡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城门外百步远的一片开阔地,“一个前所未有的杀阵。”
“城外?!”李成梁失声惊呼,“王爷,你疯了!那无异于将士兵送入虎口!”
“不。”朱衡的眼神锐利如刀,“是把虎口,变成一个碾碎虎牙的磨盘。”
他转身面对李成梁,语速极快地说道:“我的卫队,装备的是燧发枪。其有效射程在百步开外,远超鞑靼人的弓箭。而且,我有办法让他们做到持续不断的射击,形成一道他们无法逾越的死亡弹幕!”
“持续不断的射击?”李成梁皱眉,“火铳装填极慢,如何持续?”
“这便是在下的秘密了。”朱衡自信一笑,“我称之为,三段击战术。第一排射击,第二排准备,第三排装填,循环往复,火力永不停歇!”
三段击!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李成梁和林婉清的脑海中炸响。
李成梁是宿将,林婉清熟读兵书,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这战术的恐怖之处!如果真能实现,那将彻底颠覆现有的战争模式!
但,这可能吗?
“这……这只是纸上谈兵!”李成梁还是不敢相信,“战场瞬息万变,士兵一旦紧张,阵型就会混乱,根本无法做到如此精密的配合!”
“所以,我需要总兵大人的刀盾手和长枪兵。”朱衡的目光灼灼,“让他们在我的火枪阵两侧和后方组成防御阵型,护住两翼,防止骑兵冲阵。而我,将亲自率领我的火枪手,站在阵前,作为整个大阵的矛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