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赫的五千两银子,解了朱衡的燃眉之急,但这笔钱,他一分都没打算花在西山那场“大戏”上。西山矿场依旧维持着那副乱糟糟的样子,每天炼出来的依旧是些见不得人的废铁,偶尔试射的火铳,也依旧是十试九炸。这一切,都通过刘敬的眼线,源源不断地传到张赫的案头,让他越发安心。
真正的宝藏,被朱衡悄悄地转移到了大同府城内。
大同府,南城,一条名为“黑铁巷”的陋巷。
这里是城中最贫困的区域,三教九流混杂,官府的势力也最为薄弱。巷子深处,有一座废弃多年的大杂院,原本是前朝一个破落商贾的宅子,几经转手,早已无人问津。朱衡用一百两银子,通过福伯手下一个机灵的远房亲戚,悄无声息地买下了这个院子。
明面上,这里挂上了一个“代王府农具改良试验场”的牌子。牌子破破烂烂,挂得歪歪斜斜,一看就是个糊弄人的玩意儿,反而更不容易引起注意。毕竟,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王爷,吃饱了撑的才会去改良什么农具。偶尔有街坊邻居好奇地张望,看到的也只是几个工匠在院子里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些犁头、锄头的零件,便也失了兴趣。
然而,当院门紧锁,真正的核心工坊——位于地窖和几间密室中的所在,便开始展现出它惊人的面貌。
这天,朱衡换上一身普通的布衣,在福伯的陪同下,第一次踏入了这座秘密基地。
“王爷,人都到齐了。”福伯低声说。
朱衡点点头,走进了最大的那间密室。密室里灯火通明,十几个汉子正局促不安地站着,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一双手却布满了厚实的老茧和烫伤的疤痕。那是铁与火留下的印记。
这些人,正是福伯按照朱衡的吩咐,从逃难到大同的流民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铁匠和木匠。他们有的是世代家传的手艺,却因战乱和灾荒流离失所,如今只求一口饱饭。
看到朱衡进来,所有人都紧张地跪了下去:“草民拜见王爷!”
“都起来吧。”朱衡的声音很温和,“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流民,是我代王府的匠人。以前的姓名身份,都忘了。在这里,你们只有一个代号。”他指着为首一个年纪最大、看起来手艺最精湛的老铁匠,“你,叫铁一。你,木一。依次排下去。”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不解,但还是恭敬地应了。
“我知道,你们以前都是各地的名匠,有自己的绝活,有自己的骄傲。”朱衡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但是在这里,我要求你们把那些东西,暂时都放下。你们要学的,是一种全新的东西。”
他没有长篇大论,而是直接让人抬上几块大木板,上面用木炭画着清晰的图纸。
那图纸上画的,正是被分解开的燧发枪零件。枪管、枪托、燧发机、扳机、弹簧、螺丝……每一个零件都被单独绘制,并且标注了精确到“分”和“厘”的尺寸。
“这是……”老铁匠铁一壮着胆子凑上前,看得目瞪口呆。他打了一辈子铁,也仿制过官军的鸟铳,却从未见过如此精细、如此……奇怪的图纸。
“这叫‘标准化’。”朱衡拿起一根粉笔,在另一块木板上写下这三个字。“从今天起,你们不用再负责打造一整件东西。你们每个人,只需要负责打造图纸上的一个或者几个零件。”
他指着一个负责枪管的铁匠组:“你们,就只负责生产这个,枪管。记住,每一根都要和图纸上画的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他又指着一个负责燧发机的铁匠组:“你们,就负责这个,我叫它‘击发模组’。里面的弹簧、卡榫、撞针,都要一模一样。”
再指着木匠组:“你们,负责枪托。每一个弧度,每一个卡槽,都要能完美地嵌合枪管和击发模组。”
匠人们彻底懵了。
“王……王爷,”铁一忍不住开口,“这……这怎么行?自古以来,造物都是由一个师傅从头到尾负责,才能保证各处契合,气韵贯通。这样一人做一块,七零八落的,最后怎么能拼得起来?万一尺寸有毫厘之差,岂不就成了废品?”
这番话引起了所有匠人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觉得王爷这想法实在太过异想天开。
朱衡笑了。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你说的,是‘匠人思维’。而我教你们的,是‘工匠思维’。”他走到图纸前,“你们看,我为什么要把尺寸标注得如此精确?为什么要求你们每个人都严格按照这个尺寸来做?就是为了解决你说的这个问题。”
“只要你们每个人做的零件都是‘标准’的,那么,随便从你们任何一堆成品里拿出一个枪管,一个枪托,一个击发模组,它们就一定能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明白吗?”
“我不需要你们的‘气韵贯通’,我需要的是绝对的‘精准’和‘可替换’!”
“想象一下,”朱衡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战场上,一个士兵的火铳坏了。他不需要把整杆枪拿回去找师傅修好几天。他只需要从备用零件箱里,拿出坏掉的那个零件,自己动手,一分钟之内,就能换上一个新的,让火铳恢复战斗力!这,就是标准化的威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