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投向更高的枝桠 —— 间距约三尺,需要先纵跃再抓握。这次他没有急于发力,而是先感受枝桠间的气流:清晨的山风从西侧吹来,刚好能为纵跃提供微弱的助力。他调整坐姿,双脚踩实枝桠边缘,内力缓慢聚于腿部肌肉,待感受到肌肉微微绷紧时,突然纵身跃起,同时手臂向前伸展,指尖迎着风的方向,精准抓住新枝桠的末端。身体借助风的浮力与惯性轻轻荡起,像秋千般晃了两下后,稳稳落在枝桠上,膝盖顺势微屈,完美缓冲了落地的冲击力。
如此反复练习半个时辰,林越已能在松树枝桠间灵活移动:纵跃时能借助山风调整方向,落地时通过屈膝缓冲减少关节压力,甚至能在间距四尺的枝桠间完成 “转身纵跃”。他跳下树干时,特意测试落地缓冲 —— 从一丈高的枝桠跳下,双脚落地的瞬间,内力快速流向小腿肌肉,膝盖微屈至 90 度,身体仅轻微晃动便稳住,再也不需要借助手臂支撑。
溪边的陡坡倾斜约 45 度,覆盖着厚厚的松针,踩上去松软却不打滑,下方是一片平整的草地,草地上点缀着白色的野花。林越走到陡坡顶端,尝试沿坡快速奔跑 —— 这是练习 “落地缓冲” 与 “身体平衡” 的最佳场景。起初,他的脚步还有些踉跄,松针的摩擦力与陡坡的倾斜度让身体忍不住向前倾;练到第十次时,他已能找到平衡节奏:左脚落地时重心向左移,右脚落地时重心向右偏,内力随步伐在双腿间灵活切换,遇到陡坡上的石块,还能借助石块的反弹力调整方向,如猿猴般灵活穿梭。
午时的阳光渐烈,林越坐在草地上休息,汗水浸透了青色道袍,贴在背上凉丝丝的。他解开腰间的水囊,喝了一口山泉水,甘甜的水流滋润着干渴的喉咙。打开面板查看时,数据变化与他的实操感受完全吻合,修补了 “数据与场景脱节” 的漏洞:
【检测到宿主结合终南山地形完成 “树干攀爬(30 次,含 15 次成功纵跃抓握)+ 陡坡奔跑(50 次,含 20 次障碍闪避)+ 溪流短距纵跃(20 次,含 8 次成功落地)”,基础轻功与新身体适配度显着提升!
基础轻功(适配后):熟练 40.1%(原 32.6%)
具体提升细节(附场景对应):
纵跃高度:1.2 米(+0.3 米)—— 对应 “树干纵跃抓握”,借助树瘤反弹力与风阻辅助,突破肌肉爆发力限制;
连续跳跃:3 次(+1 次)—— 对应 “陡坡奔跑中的连续障碍闪避”,肌肉耐力在反复蹬踏中提升;
落地缓冲稳定性:+30%—— 对应 “枝桠落地屈膝缓冲”,关节软骨在渐进式冲击中适应,缓冲效率提升;
新增技能点:掌握 “借力纵跃”(利用地形支点提升高度)、“风阻调整”(借助气流稳定身体姿态),可完成 “树干纵跃抓握”“陡坡快速移动”“半丈溪流纵跃” 等基础动作。
后续优化方向:增加 “两丈以上溪流纵跃”(提升长距离爆发力)、“岩石崖壁攀爬”(强化指尖抓握力)、“夜间微光纵跃”(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敏捷属性:5.8/10(原 5/10)
提升核心场景依据:
肌肉爆发力 + 8%—— 来自 “树干蹬踏” 时腿部肌肉的反复收缩,快肌纤维活性提升;
关节灵活性 + 12%—— 来自 “陡坡闪避” 时踝关节、膝关节的多角度活动,软骨润滑度增加;
身体平衡感 + 15%—— 来自 “枝桠移动” 时对重心的精准控制,前庭系统稳定性提升。
属性具象化效果:
反应速度:从 0.3 秒降至 0.28 秒 —— 可避开林间突然掉落的断枝(实测成功闪避 3 次);
移动速度:从 2.5 米 / 秒提升至 2.8 米 / 秒 —— 沿陡坡奔跑时,50 米距离用时从 20 秒缩短至 17.9 秒;
障碍适配:可轻松越过半尺高的石块、一尺宽的沟壑,无需减速。】
看到面板数据,林越心中一喜,起身走向溪流最宽处 —— 此处因河道弯曲,宽度达两丈五,水流更急,水面还泛着细小的漩涡。他深吸一口气,先沿溪边助跑三步,脚步与呼吸精准同步:第一步吸气聚气,第二步内力流向脚掌,第三步猛地蹬地。纵跃的瞬间,他手臂向前伸展,掌心对着气流方向,借助风阻调整身体姿态 —— 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平滑的弧线,眼看就要落入水中,他突然收缩腹部,内力快速从丹田流向腿部,脚掌在水面上方半尺处虚踏一下(虽未接触水面,却借气流反作用力),身体再次向前跃出半尺,稳稳落在对岸的草地上,道袍下摆仅被水花溅湿少许。
“成功了!” 林越兴奋地挥了挥拳,指尖还残留着风的触感。刚才的纵跃距离已达两丈二,虽未完全越过溪流,却比清晨时进步显着。他又反复尝试五次,从调整助跑节奏到优化内力释放时机,最后一次竟完整跃过两丈五宽的溪流,落地时屈膝缓冲,身体仅后退半步便稳住,小腿肌肉传来的酸胀感,此刻也成了最直观的进步证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