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四省的晨光中,处处洋溢着劫后余生的欢庆。
奉天城内,有功德的本地乡绅与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带着工具清理街道上的战斗痕迹;
孩子们举着小旗,在街头奔跑欢呼,清脆的笑声驱散了多日的阴霾;
无业力的伪军们则在阴神的监督下,组成临时治安队,沿街巡逻,维护秩序。
曾经被战火笼罩的城市,一夜之间焕发出新的生机。
哈城的中东铁路旁,工人与百姓们正合力修复被关东军破坏的铁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喊着号子,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有神君在,咱们辽东再也不怕小鬼子了!” 一位老工人擦着汗,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
其他工人也纷纷崇敬的看向奉天皇宫,笑着附和。
这股欢庆的浪潮,随着《淞沪民声报》的报道,迅速席卷全国。
前一天,报纸还在揭露脚盆国在辽东的滔天罪行,引发百姓对侵略者的滔天怒火;
第二天,辽东四省光复的消息便重磅出炉,配上阴神收复城镇、百姓欢庆的照片,瞬间点燃了中原百姓的热情。
上海的街头,报童们挥舞着报纸,高声喊道:“号外号外!辽东光复啦!神君率领阴神,一夜收复四省!”
百姓们争相抢购,读到激动处,忍不住拍手叫好;
南京的茶馆里,说书先生将沈默收复辽东的事迹改编成段子,引得听众阵阵喝彩;
广州的码头工人更是自发组织起来,举着沈默的画像游行,高呼 “神君威武”“中原万岁” 的口号。
对于中原百姓而言,这不仅是收复失地,更是中原第一次正面击败列强侵略者,除了北边红罗刹控制的失地,及少量租界,中原彻底站起来了。
脚盆国的海军被重创,陆军被全歼,曾经不可一世的列强,如今在沈默面前也只能退缩。
就连那些信仰境外神灵的开明人士,也第一次对着沈默的画像恭敬上香,感慨道:“以后我便信仰您嘞,那什么圣光教半点儿作用都没有!”
金色的香火愿力如同潮水般涌向神域,沈默的神位在百姓心中愈发稳固。
而在金陵政府的会议室里,气氛却异常凝重。
光头召集了军政高层,围绕 “辽东如何处置” 展开激烈争论。
“辽东刚光复,防御空虚,政府应立即派兵进驻,将其纳入直辖范围!” 一位陆军将领拍着桌子,语气急切,“绝不能让一个‘神灵’掌控四省之地,这有损政府威严!”
“不可!” 另一位文官连忙反驳,“那位神君如今势力滔天,连脚盆国都不是对手,咱们派兵过去,若是惹恼了他,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先派人去辽东,与神君商议,听听他的意见。”
“商议?” 又一位官员冷笑一声,“他一个‘神灵’,岂能干涉朝政?依我看,不如由政府给神君封个‘护国大神’之类的封号,用虚名换取辽东回归政府掌控,这才是上策。”
还有人提出:“北平的张家小子不是一直想回辽东吗?不如让他带兵回去,与神君的势力相互制衡,咱们坐收渔翁之利!”
各种提议层出不穷,光头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
他何尝不想将辽东纳入掌控?可一想到沈默的实力。
连脚盆国百分之八十的海军力量都能摧毁,一夜收复辽东四省,缴获大批战舰,收拾自己简直易如反掌。
他便不敢有丝毫异动,害怕他那个学生不在乎师生之谊,将自己干掉。
“都别说了!” 光头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众人的争论,“此事再议!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会议不欢而散,光头回到办公室,烦躁地踱来踱去。
最近半年,所有与国有功的大事,都是沈默一手完成。
无论是惩罚约翰国、收回文物,还是击退脚盆国舰队、收复淞沪租界、光复辽东四省。
而他这个政府首脑,不仅毫无功劳,还屡屡被百姓指责 “不作为”,甚至有报纸暗讽他 “泥塑统领”。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笔杆子布雷先生敲门而入,笑着说道:“校长,属下倒有一计,可解当前困境。”
“哦?说说看!” 光头眼前一亮。
布雷先生上前一步,低声道:“校长您忘了?那位陆神君,生前可是您的学生啊!”
布雷继续眉飞色舞的说道:“他能有今日成就,离不开您当年的培养与教导。咱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大肆宣传‘神君出自校长门下,受校长教化’,这样一来,百姓既会感激神君,也会认可校长的功绩,岂不是一举两得?”
光头闻言,茅塞顿开,拍着大腿笑道:“好!就按你说的办!立刻安排下去,让各大报纸都这么宣传!”
与此同时,北平的张家公馆内,气氛同样热烈。张家小子的麾下将领们得知辽东被沈默收复,纷纷找上门来,恳请他带兵返回辽东。
“少帅!辽东是咱们张家的根基,如今被一个外来的‘神灵’占据,咱们岂能坐视不理?” 一位老将激动地说道,“只要您一声令下,咱们辽东军立马开赴辽东,收回属于咱们的地盘与财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国:从沪上开始成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民国:从沪上开始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