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震动转瞬即逝,仿佛错觉,可观象台暗渠石壁上积攒的灰尘,却簌簌地落下了一层,在摇曳的烛火光晕中,如一场无声的细雪。
死寂笼罩了狭窄的通道。
三人屏息对峙,感受着脚下大地深处传来的、那股几乎难以察觉的脉动,如同贴耳于沉睡巨人的胸膛。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陆九。
他那双习惯于在黑暗中洞察一切的眼睛,警惕地扫过暗渠的每一寸角落,最终停留在通风口一处不起眼的石缝。
他快步走过去,侧耳倾听片刻,脸色骤然一沉。
他从怀中摸出一片极薄的金属片,小心翼翼地探入石缝,轻轻一拨一挑,竟带出了一根细若蛛丝的金属线,线的末端,连着一个火柴头大小、布满细孔的金属圆头。
“声波监听阵列。”陆九将那东西捏在指尖,声音压得极低,“日本人比我们想的更周密,他们不只在义庄那边挖,还在全城所有可能的卦位节点都布设了这东西,企图捕捉开启宝藏前的‘前兆声波’。”
周砚凑过来看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那我们刚才的动静……”
“刚才的震动来自地脉,而非机关,频率不同,他们暂时分辨不出。”白桃的声音异常冷静,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地动并未影响她分毫,“但他们已经把耳朵贴在了门上,我们不能再有任何试图开启的行为了。”
她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决绝。
陆九点点头,他迅速返回他们的临时驻地,从一个油布包里取出了最后几包药材。
那里面有色泽明黄的雄黄,状如剑脊的菖蒲,晶莹剔密的冰片,以及一小撮气味奇臭的阿魏。
他没有一丝犹豫,将这几种药材按照一个古怪的比例混合,搓捻成数枚龙眼大小的香丸。
“雄黄辟邪,菖蒲开窍,冰片清心,阿魏乱神。”陆九解释道,“混合在一起,以微火熏蒸,能散发出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物气息,模拟出多人吐纳修行的假象。但要让假象更真,还需要一点东西。”
说着,他竟从角落里拖出一台废弃许久的手摇发电机,三下五除二地拆解开,取其内部的转子和线圈,经过一番巧妙的改装,将其与一个盛放香丸的铜制香炉底部连接起来。
他设定好一个简易的定时装置,每隔两刻钟,那装置便会驱动转子产生一次极其轻微的震荡。
“这样一来,香烟升腾的频率就会时断时续,如同人的呼吸节奏。”陆九拍了拍手上的油污,“既能迷惑敌人的声波监听,让我们像是在进行某种漫长的仪式,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我们自己的体力。”
看着陆九有条不紊地布置着这一切,一旁的周砚也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翻开随身携带的那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历年“放纸行动”中所有参与过传递护宝密信的联络人名单。
“白小姐,陆先生,”周砚指着册子,目光灼灼,“这份名单上,除了已经牺牲的同志,尚有三百一十二位金陵城内的平民,他们都曾冒着生命危险传递过我们的消息。他们是这个城市最沉默的守护者。”他深吸一口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建议,发动‘全民守秘’。我们立刻通过秘密渠道,向这些人发放一种特制的药丸。”
白桃看向他:“什么药丸?”
“就用最普通的丹参和远志,微量即可,安神补心,不会引起任何怀疑。”周砚的语速加快,“但我们要附上一句密令,让他们从今晚亥时开始,每夜睡前服下药丸,然后对着北方,在心中默念一句话——‘我不知宝在何处’。”
此言一出,连陆九都为之侧目。
周砚的眼神里燃烧着一种文献学者的狂热:“日军的监测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他们也在试图捕捉某种‘意识共鸣’。如果我们能让三百多个意志坚定的人,在同一时间,持续不断地向整个金陵的地脉网络发出‘我不知道’这个最纯粹、最真实的念头,这股庞大的‘无意识共鸣场’,足以形成一道精神上的屏障,彻底淹没、干扰他们对任何真实信号的捕捉!”
白桃静静地听着,清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赞许。
她缓缓点头:“就这么办。越多人发自内心地说不知道,它就越安全。”
交代完任务,白桃走回暗渠中央。
那尊古老的浑天仪静静矗立,仿佛亘古不变。
她取出那枚刚刚引发了地脉震动的玉钥,却没有像之前那样试图将其放入凹槽。
她将玉钥平放在浑天仪的基座上,然后从针囊中再次取出一枚银针。
烛火下,针尖泛着幽冷的光。
她刺破指尖,殷红的血珠沁出,这一次,她没有用血去激活什么,而是以针尖蘸血,在玉钥光滑的边缘,极其专注地刻画起来。
她刻下的不是符咒,也不是卦象,而是一个个微小却清晰的符号——那是七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守护者与她自己,总共八个人的生辰天干地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