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来得及吗?
这个问题,像一根细小的冰刺,在彦宸和张甯的心头悬挂了整整一个星期。答案,似乎写在教室里那条被刻意拉开的、宽阔得近乎荒凉的“楚河汉界”上,也写在两人之间那堵无形却坚固的冰墙上。
此后的一周,他们严格遵守着那场惨烈“舞台剧”定下的基调。在学校的任何角落,再没有任何公开的对话,没有一次不经意间碰撞的眼神交汇。曾经形影不离的两个人,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的存在都像是对方视野里的空气,透明,且被刻意忽略。教室里关于他们“彻底闹翻”的议论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两人泾渭分明状态的默认和习惯。
然而,冰面之下,暖流从未断绝,只是转换了更隐秘的河道。
每天清晨,天还蒙蒙亮,操场上总会先出现彦宸的身影。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加入和张甯一起的晨跑中,而是跑到靠近操场入口的那段跑道边,目光追随着那个独自奔跑的、纤细却坚韧的身影。他就那样静静地看着,直到张甯的身影越来越近,跑到操场入口处。
就在那一刻,短短的一两秒间,当他们的视线短暂交汇,所有的冰冷伪装都会瞬间消融。彦宸会扬起一个带着傻气却无比温柔的笑容,眼神里是满满的鼓励和只有她能读懂的暖意。而张甯,也会在那一刻卸下所有的清冷,回以一个同样柔和的微笑,眼波流转间,尽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与安心。
这个转瞬即逝的秘密交接,如同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短暂,却足以照亮彼此接下来一整天的灰色伪装。
交换完那个无声的约定,彦宸会迅速转身,溜回教学楼。他轻手轻脚地潜入空无一人的教室,熟练地拉开张甯的书桌抽屉,将一份还带着余温的、精心准备的爱心早餐小心翼翼地塞进最里面,再将自己昨晚奋战完成的、写得密密麻麻的题卷放在早餐旁边。
而操场上的张甯,在目送彦宸离开后,会继续完成最后几圈的慢跑。她的脚步依旧平稳,呼吸均匀,但心里却仿佛多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仿佛彦宸就在她身边陪跑,用他特有的、咋咋呼呼却又充满活力的方式给她加油鼓劲。这让她每天枯燥的30分钟晨跑,也变得不再那么孤单,甚至带着一丝隐秘的惬意。
回到教室,张甯会不动声色地从抽屉里拿出早餐和彦宸的卷子,然后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足够他啃上一整天的新题卷和详细的笔记悄悄放回原处。课间休息时,当周围同学都在嬉笑打闹,她会拿出彦宸的卷子,用红笔仔细批阅,圈出错题,写下简洁的提示。那专注而认真的侧脸,落在旁人眼里,是对知识的一丝不苟;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也是维系他们之间另一条重要纽带的方式。
计算机课上,这种刻意的疏离表现得尤为明显。张甯雷打不动地选择靠窗的最后一个位置,而彦宸则自觉地坐到了教室另一端靠墙的最后一排,两人之间隔着整个班级的距离。这反常的布局,让坐在教室正中间的冉文宣都察觉到了不对劲,忍不住在课上几次三番地抬起头,用那双藏在金丝边眼镜后的、带着探究意味的眼睛,狐疑地来回打量着这两个前两天还恨不得黏在一起的“二人组”。
放学后的“补课”环节自然也取消了。张甯可以比以前早半个多小时离开学校回家,这对她来说本该是件好事,可以有更多时间做家务。然而,无论是她,还是那个故意磨蹭到最后、看着她背影消失在校门口才慢吞吞离开教室的彦宸,都觉得心里像是被掏空了一块,空落落的,少了点什么。那种习惯了的、充满挑战和陪伴的时光,骤然消失,留下的空白远比多出来的自由时间更让人难以适应。
所有的压抑、思念和小心翼翼,都在周日清晨得到了释放。
天刚放亮,张甯就几乎是小跑着赶往彦宸家所在的小区。当她远远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倚在小区门口的大铁门边,脸上挂着熟悉的、带着点赖皮和阳光的笑容,正眼巴巴地望着她来的方向时,张甯紧绷了一周的心弦终于彻底松弛下来。她长长地、如释重负地呼出了一口气。
下一秒,她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带着一阵风冲到了彦宸面前。不等他开口说什么腻歪的话,张甯已经伸出双手,带着点“报复”的意味,狠狠地、几下就把他那头精心打理过的头发揉成了一个乱糟糟的鸟窝。
彦宸也不躲,只是嘿嘿傻笑着,任由她“施为”,眼神里满是宠溺。
直到张甯解气般地收回手,两人相视一笑。然后,仿佛是演练了无数次的动作,他们的手自然而然地牵到了一起,十指紧扣,掌心温热。
“走吧。”
“嗯。”
简单的对话后,他们迈开脚步,沿着熟悉的街道,沐浴在清晨宁静的阳光里,慢慢开始了属于他们的、一周一次的、无需伪装的例行长跑。那紧握的双手,传递着无声的慰藉和坚定的力量,仿佛在告诉彼此——看,我们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色之回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