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济阴城外的旷野被风卷着的尘土染得泛黄。嬴政势力的十九万大军在距城一百五十里处连绵扎下营寨,黑沉沉的营帐从地平线上铺展开来,
炊烟与旌旗搅在一起,连天边的流云都似被这股肃杀之气压得低了三分。这已是他们第四次攻打济阴——自兖州被曹操占据后,坐拥徐州、淮南的嬴政便视此地为心腹大患,
前三次强攻皆被挡在城下,如今更是以王翦为元帅,韩良、蒙骜为副帅,连蒙恬麾下那支以冲击力闻名的八千火骑兵都调了来,显然是决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济阴城内,曹操正立在城楼之上,玄色朝服外罩着铠甲,手指摩挲着城垛上的斑驳痕迹。身后,乐毅一身银甲,腰间佩剑未出鞘,
目光却已越过旷野,落在远处敌军大营的方向:“主公,王翦用兵最擅稳扎稳打,前三次失利未损其根本,此次带蒙恬火骑兵前来,
怕是要先以骑兵冲阵破我外围防线。”身旁的庞涓性子更烈些,按着腰间长刀道:“管他什么火骑兵,末将愿带五千步卒出去,先杀杀他们的锐气!”
“不可。”郭嘉摇着羽扇从阴影里走出,袖口沾着些许墨迹,显然刚与荀攸、戏志才等人商议完军情,“彼众我寡,十八万对十九万本就差着些许,
当以守为要。”他指尖点向城防图,“东门地势最低,城外是缓坡,最易被骑兵冲击,
当让典韦、典宠守在此处,双戟破甲,正克骑兵。南门靠近济水,敌军或会从水路袭扰,曹真的虎豹骑需在南岸布防,随时驰援。”
曹操颔首:“便依奉孝所言。子孝(曹克让)、麒麟(曹麒麟)守西门,仲康(许褚)、天彪(毋天彪)守北门,子文(曹彰)随我居中调度。王景略(王猛)、士元(庞统)、仲德(程昱)分掌粮草、斥候与城防修缮,
切不可有半分差池。”诸将齐声应诺,脚步声震得城楼木板微微发颤,唯有曹彰握着方天画戟站在一旁,眉峰挑得老高——他年少气盛,总觉得守城太过憋屈,早盼着能冲出去与敌军厮杀。
三日后拂晓,天边刚泛出鱼肚白,敌军的号角声便刺破了寂静。先是探马来报,王翦已遣蒙骜领三万步卒为先锋,正朝着东门推进,而蒙恬的八千火骑兵则隐在步卒之后,马蹄裹着麻布,显然是想趁步卒攻城时突然发难。乐毅站在东门城楼,看着远处黑压压的人影顺着缓坡往上涌,沉声道:“放箭!”
城上的弩手早已就位,一声令下,数千支箭羽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敌军前排的步卒猝不及防,成片地倒下,惨叫声混着箭矢破空的锐响翻涌成浪。但蒙骜显然早有准备,身后的盾牌手迅速上前,举着厚重的木盾结成盾阵,箭羽撞在盾上,大多被弹得歪歪斜斜。紧接着,数百架云梯被推了上来,士兵们像蚂蚁似的顺着云梯往上爬,有的刚爬到一半,就被城上扔下的滚石砸得脑浆迸裂,有的则被典韦一戟扫中,连人带梯翻倒在城下,摔成了肉泥。
典宠与典韦并肩而立,双戟舞得风雨不透,偶尔有侥幸爬上城头的敌军,刚露出半个脑袋,就被他一戟刺穿喉咙。他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咧嘴笑道:“叔父,这些家伙的骨头还没上次那伙硬呢!”典韦“哼”了一声,一戟将一名敌军的盾牌劈成两半,沉声道:“小心火骑兵。”
话音刚落,城下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蒙恬的火骑兵终于动了——他们褪去马蹄上的麻布,战马鬃毛被染成赤红,奔袭时扬起漫天尘土,远远望去真如一团团烈火在滚动。骑兵们手持长矛,朝着城门直冲而来,显然是想趁城门被云梯牵制时撞开城门。
“落闸!”乐毅厉声喝道。厚重的铁闸“轰隆”一声落下,正好挡在城门内侧。与此同时,曹真的虎豹骑从南门方向疾驰而来,他们并未直接冲击火骑兵,而是绕到侧翼,手中骑弓连射,专射战马的眼睛。火骑兵的优势在于冲击力,一旦战马受惊,阵型便乱了大半。蒙恬见状皱眉,正想下令调整阵型,城上突然泼下数桶火油,紧接着火箭齐发,火油遇火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将城门附近烧成一片火海,不少火骑兵的战马被火焰燎到,疯狂嘶鸣着乱冲乱撞,反倒把后排的步卒冲得七零八落。
东门的攻势暂歇,西门却又告急。王翦见东门难破,立刻让韩良领单雄信、乌获、孟贲三将攻西门,这三人皆是力大无穷之辈——乌获与孟贲各持一根铁棍,抡起来时竟能将城上的垛口砸得粉碎,单雄信的长槊更是刁钻,好几次差点刺穿城上守兵的喉咙。曹克让持枪迎战,他的枪法沉稳,每一枪都直指敌军要害,与曹麒麟的麒麟枪一守一攻,倒也勉强抵挡住了攻势。
就在这时,北门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嬴政军中的东皇太一与奎刚亲自上阵了——东皇太一骑在东皇马背上,手中东皇剑泛着冷光,他并未直接攻城,而是在城下高声喊道:“曹操匹夫,若敢出城一战,某便饶了济阴百姓!”曹彰在城楼听得怒火中烧,不等曹操下令,提着方天画戟就冲下城楼,翻身上马,直奔东皇太一而去:“休要猖狂!某来会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