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退潮的裂帛声里,暗红礁石正一寸寸蜕去伪装。那些被潮水打磨千年的岩面突然绽开蛛网状纹路,露出底下嵌着的甲骨碎片 —— 是夏朝先民刻下的 “防溺咒”,此刻正随着潮汐起伏微微发烫。梁山伯踩上最东侧那块礁石时,脚下传来骨质碎裂的脆响,低头便见一片甲骨在青苔下显形,上面 “水” 字的捺笔被硬生生凿断,像被某种巨力扯断的锁链。
“这些不是礁石。” 祝英台的指尖抚过礁石表面的凹痕,那里还留着青铜凿子的螺旋纹,与良渚玉琮的纹路如出一辙。她腕间符文突然灼痛,锁骨处的蝴蝶疤痕渗出淡金液珠,滴在礁石上竟晕开一片微型星图 —— 是三潭印月湖底的星轨倒影,其中最亮的那颗星,正对应着香樟王树心的青铜裂缝。
江底的幽蓝磷光突然剧烈闪烁,青铜闸门的裂缝里涌出无数细小的气泡,每个气泡都裹着一帧模糊的画面:夏朝采樟人在黑沼边编织的草绳、唐朝李亚仙插在墓砖缝里的银簪、宋朝孝娥托人带回的昭雪金板边角…… 这些被 “重水牢笼” 萃取的记忆残片,正顺着水流往闸门深处汇聚,像一群被驱赶的鱼。
最近的那只苍白手臂突然抬起,指节间的皮肤剥落,露出里面缠绕的香樟根须。祝英台看清了那手腕内侧的印记 —— 是祝家祖传的契约符文,比她腕间的纹路更古老、更残破。当指尖即将触到她锁骨的刹那,根须突然萎靡,像被蝴蝶疤痕的金光灼伤,缩回时在水中留下一缕青烟,那是被灼烧的木属性记忆发出的叹息。
梁山伯展开的香炉残片突然剧烈震颤,透明屏障上浮现出夏朝鲁班的凿痕。他听见墨姜的声音顺着木纹流淌出来:“木在水下会窒息,但只要记得阳光的形状,根就不会腐烂。” 这句话让他突然想起今早祝英台塞进他口袋的香樟叶标本,此刻那叶片正在防水袋里微微发亮,袋面印着的博物馆编号 “734” 正与屏障上的裂纹重合。
马文才的虚影在冰雾中扭曲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那些金锁链并非单纯的束缚,链节内侧刻着密密麻麻的神族文字,祝英台认出其中重复最多的符号 —— 是 “抵押品” 的象形文字,每个符号都嵌着一滴凝固的血珠,细看竟与她幼年被采血时留下的血样完全一致。
“祝家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马文才的声音突然变得粘稠,像浸了水的棉絮,“你祖父用半条命换了十年安稳,你父亲把自己锁在青铜账簿里,现在轮到你了 ——734 号的载体,从来都没有选择。”
十二道冰棱凝固的瞬间,江底响起古老的歌谣。那是清朝陶师儿投湖前在长桥唱过的《水调》,此刻被水流揉碎成单个音符,每个音符都化作一片旋转的水纹刀,削向梁山伯左腿的 “生命流标记”。他突然想起倪旭甬曾说过的话:“动力泉的时间不是线性的,它会把最珍贵的记忆抽出来反复碾压。”
冰棱刺入膝盖的刹那,梁山伯看见记忆在眼前雪崩。祝英台去年在良渚博物馆偷偷塞给他的橘子糖,糖纸小熊的领结是她用红笔补画的;两人在香樟林发现的第一片五行共鸣叶,被他压在《良渚玉器图谱》的第 73 页;甚至还有今早她帮他整理衣领时,发梢扫过他耳垂的触感 —— 这些画面随着木屑漂走,香炉残片的边缘已薄如蝉翼。
祝英台的血珠落在冰层上,并没有立刻燃烧。那些血珠在冰面滚动,画出与唐朝墓砖血纹一致的图案,当最后一笔完成时,冰层下突然冒出无数细小的火苗 —— 是岳飞战魂的余烬,藏在梁山伯的火属性共鸣里。“火克金,也融冰” 这句话从她齿间挤出来时,血纹突然竖起,化作一柄迷你版的沥泉枪,枪尖正对着冰棱最薄弱的节点。
马文才胸前的金锁炸开时,断发燃烧的青烟里浮现出祝英台七岁的模样。那年她偷偷剪了一绺头发,塞进父亲书房的青铜灯台里,说 “这样爸爸加班时就不会怕黑”。此刻这绺头发正以燎原之势吞噬金链,马文才虚影的脸开始剥落,露出底下覆盖的齿轮构造 —— 原来所有神族代理人,都只是被植入 “情感模拟芯片” 的金属躯壳。
祝公远撞开闸门裂缝的瞬间,西装外套化作无数蝶形碎片。那些碎片上还留着三重锁链的压痕:家族纹章的饕餮锁(土)、神族植入的契约扣(金)、他自己用指甲刻下的 “英台” 二字(火)。当这些碎片与江底的青铜闸门碰撞时,竟发出编钟般的清响,惊飞了一群栖息在甲骨缝里的银鱼。
“爸的西装是意大利手工缝制的。” 祝英台的声音突然哽咽,“他说重要场合才穿,可每次见神族使者,他都会提前把袖口的蝴蝶刺绣剪掉。” 她望着父亲胸口溃烂的符文黑洞,突然明白那不是反噬 —— 是祝公远用混血体质强行容纳五行能量的痕迹,那些在他血管里奔涌的,是夏朝的樟香、唐朝的墨痕、宋朝的战血、明朝的药香,还有清朝的湖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行债:梁祝纪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五行债:梁祝纪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