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寒风料峭。京城德胜门外,一支由太医院医官、户部吏员以及一队百人精锐京营兵士组成的赈疫队伍,正整装待发。数十辆大车上满载着药材、粮米和牛痘苗株,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透着一股凝重而肃杀的气氛。
苏晚晚一身素净的御赐貂裘,外罩代表着太医身份的青色斗篷,立于车队前方。她神色平静,目光扫过送行的几位太医院同僚,以及……隐在人群后方,身着常服、目光复杂的怡亲王胤祥。
没有过多的言语,胤祥只是对她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那眼神里有担忧,有关切,更有一丝“保重,京中自有我”的承诺。
“启程!”随着带队武将一声令下,车队缓缓启动,碾过布满车辙的古道,向着西北方向迤逦而行。
苏晚晚坐在微微摇晃的马车内,回望那渐行渐远、如同巨兽般匍匐的京城城墙,心中并无多少离愁别绪,反而有种挣脱樊笼的奇异轻松感。尽管前路是肆虐的疫情和未知的危险,但至少,她暂时离开了那座最能吞噬人心的黄金牢笼。
袖中,那本以特殊皮质制成的《石魄经》上卷紧贴着她的手腕,传来温润的触感。这是她此行最大的底气。
车队日行夜宿,速度不慢。出了京畿,景色逐渐变得荒凉。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凛冽的北风卷起沙尘,扑打着车帘。苏晚晚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车内,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心神沉入体内,默默运转着《石魄诀》的入门心法。
她以掌心的“梅魄”印记为桥,不断尝试与怀中那枚镇魂石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初时艰涩,行功路线稍有不慎便会岔气,带来针扎般的痛楚。但她心志坚韧,凭借对人体经络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精神力,一次次引导着那丝微弱却精纯的石魄能量,小心翼翼地冲刷、温养着干涸的经脉。
数日之后,她已能勉强完成一个最简单的小周天循环。效果是显着的。她明显感觉到耳目比以前更为聪敏,车队前后兵士的低语、远处荒原上的风声都清晰可辨。连日赶路的疲惫也大大减轻,精神始终处于一种清明而专注的状态。肩头那处旧伤,在石魄能量的滋养下,已然痊愈,连疤痕都淡不可见。
这让她对《石魄经》的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不仅仅是武功秘籍,更是一部直指生命奥秘的至高宝典。
途中,她也并未完全沉浸于修炼。作为赈疫队伍的医疗主官,她时常下车查看随行医官和兵士的健康状况,并根据沿途所见的气候、水土,微调着防疫药方的配伍。她专业而严谨的态度,以及对下属的体恤,很快赢得了队伍中大多数人的尊敬。
这一日,车队行至山西境内,在一处名为“风陵渡”的黄河古渡口等待渡船。黄河水浑浊湍急,对岸山峦起伏,气象苍茫。
苏晚晚站在河岸边,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心中感慨。这滔滔江水,见证了多少王朝兴替,英雄沉浮。自己这个异世而来的灵魂,如今也踏上了这片土地,命运又将驶向何方?
“安和郡主。”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是此次赈疫的副使,一位姓王的户部郎中,年约四旬,面容儒雅,眼神却透着精明。“渡过黄河,便算是真正进入西北地界了。听闻甘肃那边疫情颇重,民情汹汹,下官心中实在有些忐忑。”
苏晚晚收回目光,淡淡道:“王大人不必过虑。疫情虽凶,总有法可依。我等奉皇命而来,携药携粮,只要处置得当,安抚得法,必能控制局面。”她语气中的镇定与自信,无形中感染了王郎中。
“郡主所言极是。”王郎中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道,“只是……下官出发前,听闻朝中对此行……颇有微词。有人言,郡主您……身份特殊,此番离京,恐非吉兆。”
苏晚晚心中冷笑,果然,京中的风波并未因她的离开而平息。她面上不动声色:“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等臣子,只管办好差事,不负圣望便是。至于其他,非你我所应议论。”
王郎中见她滴水不漏,连忙称是,不敢再多言。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一名派往前路探查情况的斥候,浑身尘土,满脸惊惶地狂奔而至,勒住马缰,几乎是滚落下来,嘶声喊道:
“报——!大人,郡主!前方三十里,‘野狐岭’……有流民聚集,不下数百人,堵住了官道!他们……他们中间好像有人染了痘疫,情绪激动,声称官府不管他们死活,要……要抢我们的药材和粮食!”
众人闻言,脸色皆是一变!
流民!痘疫!抢劫官粮!
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意味着极大的麻烦和危险!这些被疫情和饥饿逼到绝境的流民,一旦失控,其破坏力不亚于一支军队!
带队武将立刻上前,厉声追问:“可知流民具体人数?有无兵器?领头者何人?”
斥候喘息着回答:“人……人数太多,看不清,起码三四百!大多拿着锄头木棍,但……但其中似乎混着一些身手不错的,像是……像是江湖人士!领头的是个黑脸大汉,嗓门极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