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菊宴的风波看似以谦嫔禁足告终,但苏晚晚深知,端贵人及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就此罢休。果然,没过几日,太医院乃至前朝,都开始暗流涌动。
先是宫中悄然流传起一些谣言,说苏晚晚借为宫女诊病之机,笼络人心,窥探各宫隐私,甚至暗示她与怡亲王胤祥往来过密,有结党营私之嫌。这些谣言捕风捉影,却恶毒异常,直指帝王最忌讳的结党与宫闱隐私。
苏晚晚闻之,只是冷笑。她按部就班,每日去太医院处理事务,教导那两名选拔出来的宫女识别药材、学习基础脉象。这两名宫女,一名叫素荷,沉稳细心;一名叫灵枢,聪慧伶俐,倒是可造之材。她深知,唯有做出实绩,才能抵御流言。
然而,对手的招数并不仅限于此。
这日,苏晚晚正在研读陈实功笔记中关于“瘴疠”的论述,试图找到更多穿越者的线索,张明德匆匆进来,面色凝重:“院使,出事了。负责整理御药房旧档的小太监福顺,昨夜暴毙了。”
苏晚晚心中一凛:“暴毙?怎么回事?”
“说是失足落井。”张明德压低声音,“但……有人看见,前日晚间,刘院判身边的小药童曾找过福顺,还塞给他一包东西。”
苏晚晚立刻起身:“尸体现在何处?可曾验过?”
“在殓房。内务府的人看了一眼,便定了失足之论,准备今日午后便拉出宫去化了。”
“走,去看看。”苏晚晚不容置疑。福顺之死太过巧合,她直觉此事不简单。
殓房内阴冷潮湿,福顺小小的尸体躺在木板之上,面色青白,口鼻处有细微的泡沫。苏晚晚仔细检查,发现他指甲缝里残留着一些暗红色的泥土,与宫中水井边的青苔泥明显不同。更重要的是,在他耳后发际线处,有一个极不起眼的细小针孔,周围有轻微红肿。
“不是失足落井,”苏晚晚断然道,“是被人用毒针刺杀后,抛尸井中,制造落水假象。”她取出银针,探入针孔附近,银针并未明显变黑,“用的可能是某种能迅速引发窒息、且不易被寻常手段验出的剧毒。”
张明德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为何要杀一个小太监?”
苏晚晚目光锐利:“福顺负责整理旧档……他或许发现了什么不该发现的东西。”她立刻下令,“张太医,你悄悄去查,福顺最近在整理哪些卷宗,接触过什么人。”
张明德领命而去。苏晚晚看着福顺稚嫩却已无生气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怒火。这宫廷争斗,竟已残忍到对一个无辜小太监下手!
傍晚,张明德带回消息:“院使,查到了。福顺前几日一直在整理先帝晚年,尤其是康熙六十一年的御药房用药记录和太医脉案。他……他好像特别关注了当年伺候过废太子胤礽的一位老太医的记录。”
康熙六十一年!废太子! 苏晚晚心头剧震。那是雍正登基前最敏感的一年,围绕着皇位继承,暗潮汹涌。废太子虽被两立两废,但其势力盘根错节,其死因也一直众说纷纭。在这个时候,有人翻出当年的旧档,意欲何为?
“那位老太医现在何处?”苏晚晚急问。
“早已告老还乡,听说……回乡途中就病故了。”张明德低声道。
死无对证!苏晚晚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对方杀死福顺,是为了灭口,阻止他可能发现的秘密,还是想借此将祸水引向别处?
果然,次日清晨,养心殿便传来旨意,召苏晚晚即刻觐见。
殿内,雍正面色阴沉,御案上放着一本泛黄的册子。刘院判和几位宗室亲王,包括一直对苏晚晚心怀不满的睿亲王,皆肃立在下。
“苏晚晚,”雍正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有人向朕禀奏,你指使御药房太监福顺,私自调阅先帝晚年脉案,窥探宫闱秘辛,可有此事?”
苏晚晚心道果然如此,对方这是一石二鸟之计!既除掉了可能发现秘密的福顺,又将“窥探先帝隐私”这顶大帽子扣在了她头上!这在当时,是足以杀头的大罪!
她深吸一口气,跪下行礼,声音镇定:“回皇上,臣从未指使福顺调阅任何先帝脉案。福顺乃御药房当差太监,整理旧档是其分内职责。至于他具体整理了哪些,臣并不知情。”
刘院判立刻出声:“苏院使何必狡辩?福顺不过一个小太监,若无上峰指使,岂敢擅自翻阅先帝脉案?更何况,他昨夜便‘失足落井’,这也未免太过巧合了吧?”他将“失足落井”四字咬得极重,意有所指。
睿亲王也阴阳怪气地道:“皇上,苏晚晚一介女流,插手太医院已是破格,如今竟敢将手伸向先帝起居,其心叵测!依臣看,应即刻拿下,严加审问!”
殿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苏晚晚抬起头,目光清澈,看向雍正:“皇上明鉴。臣若真想窥探什么,又岂会指派一个容易引人注目的小太监去做?更不会在他刚刚有所动作之时便将其灭口,这岂不是不打自招?此等行事,未免太过拙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清宫锁娇:四爷的掌心毒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