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的精神冲击让所有人脸色惨白,嘴角渗出血丝,实验几乎要在启动瞬间宣告失败。但在意识崩溃的边缘,林岩率先放弃了强行控制,转而尝试去理解霜语大师圣歌中蕴含的能量韵律;汐首领则引导着自己的海洋感知,将奔涌的数据流化作有序的潮汐,起伏流转;冰痕的冰冷意志也不再是单纯的冻结,而是为这混乱的思维洪流提供了稳定的结构与秩序。
某一刻,混乱骤然平息。五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没有被强行融合,而是找到了一种奇妙的共舞节奏,如同五股溪流汇入同一片湖泊,各自保持特性,又相互滋养。一个困扰龙部落工匠数月的能量传导效率难题,在霜语大师一句关于“冰与火共生”的古老比喻,与砾突发奇想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碰撞中,瞬间找到了最优解;一段关于“守护者”网络激活条件的模糊记载,在林岩的逻辑推理框架与冰痕的精神直觉补充下,变得清晰可辨。
尽管这次意识连接只维持了不到十分钟,结束后五人都因精神透支而陷入深度昏迷,需要数日才能恢复,但他们在这短暂的共享思维中,一口气解决了四个之前停滞不前的核心技术难题。思维的壁垒,被第一次强行打破,为同盟的技术爆炸注入了最关键的催化剂。
“方舟之触”计划,在“天网”初步稳定、“心链”实验证明可行性后,终于提上日程。执行地点选在“共鸣之地”刚刚建成的主谐振塔——这座高达百米的建筑,由灵纹金属与冰核交织而成,顶端镶嵌着一块融合了“海魂髓”与极品冰核的超级能量晶体,是同盟目前所能制造的最强大能量装置。
操作者最终确定为林岩与冰痕——两人在“心链”实验中展现出最强的精神韧性与能量操控精度。实验当天,“共鸣之地”所有非必要人员被疏散至十里之外的安全区域,泽、冰眼、汐首领等高层则在临时指挥所内,通过远程监控屏息凝神地注视着一切。
“能量充能百分之八十……谐振频率校准完毕……目标锁定‘方舟’外部三号备用传感器阵列……准备低功率激活……”林岩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启动!”
随着指令下达,主谐振塔顶端的超级晶体爆发出璀璨的蓝白色光芒,前所未有的能量被汇聚、压缩,化作一道凝练如实质的光束,精准地射向遥远深海中那肉眼不可见的“方舟”方向。指挥所内的屏幕上,能量读数疯狂跳动,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预想中的剧烈爆炸没有出现,数据流洪流也未如期而至,屏幕上依旧只有稳定的能量输出曲线,仿佛那道光束石沉大海,毫无回应。
“失败了吗?”一名龙部落长老低声呢喃,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
就在此时,指挥所内那台与“方舟”内部先遣接触团连接的专用通讯器,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随即,一段来自“方舟”核心的意念信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直接涌入所有人的脑海。这并非针对“方舟之触”的主动回应,更像是一段实时更新的内部日志,却带着明显的“情绪”波动——那是一种混杂着警惕与紧迫的信号:
“警告:检测到定向高浓度谐振能量注入,来源:本土文明(已标记:星火同盟)。行为判定:主动接触尝试(风险等级:中)。‘守护者’协议状态提升至:观察(主动)。开始评估文明潜力……警告:外部标记信号(‘收割者’)强度持续提升,预计接触窗口缩短。重新估算倒计时:二十五年。”
信息戛然而止,通讯器恢复了沉寂。
主谐振塔顶端的光束缓缓消散,能量读数回归正常。操作舱内,林岩与冰眼几乎同时瘫倒在地,脸色苍白如纸,精神力消耗殆尽。指挥所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那突如其来的“二十五年”倒计时击懵了。
他们成功了,也失败了。成功在于,他们确实通过“方舟之触”触达了“方舟”核心,并促使“守护者”协议进入主动观察状态;但失败在于,这次主动接触不仅没有获得预期的深空数据,反而因能量信号的暴露,让“收割者”的倒计时提前了五年。
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以一种更具体、更残酷的方式,狠狠碾压在每一个同盟成员的心头。二十五年,他们的时间更紧了,破限之举必须更快、更激进,才能在毁灭降临前,触及那一线生机。
喜欢石器革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石器革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