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那场决定帝国内部走向的高级朝议,其肃杀之气如同无形的冲击波,以惊人的速度传导至秦国的每一个角落。当李斯正在廷尉府内,会同精干属吏,日夜不休地草拟那四项即将深刻改变秦国内部生态的铁血法令时,远在东部边境、与赵国隔山对峙的一处大型秦军军营,已然率先感受到了这股来自权力中枢的凛冽寒意与高效要求。
这里是秦军东出的前沿壁垒之一。时值深秋,草木枯黄,山风萧瑟,吹动着营寨上空那面巨大的玄鸟旗,发出猎猎声响。整个军营依山傍水而建,布局严整,壕沟、壁垒、哨塔、营帐,一切都井然有序,透着一股冷硬的、只为战争而存在的机械感。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水和金属摩擦后特有的腥锈气息。
清晨,刺骨的寒风并未能驱散校场上的肃杀氛围。相反,数以千计的黑甲士兵,如同沉默的磐石,以什伍为单位,整齐划一地列队站立。他们手持长戟或弩机,身背箭囊,脸上的表情大多麻木而坚毅,唯有眼中偶尔闪过的光芒,透露着他们对即将发生之事的期待与紧张。
今天,是核验军功、宣布赏罚的日子。这是秦军营中仅次于打仗和发饷的大事,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士兵乃至其家族的命运。
在校场前方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几名面色冷峻、身着特殊制服的军法官昂然而立。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作战部队,直接对国尉府和秦王负责,是军中律法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监督与审判权。他们的存在,让本就肃穆的校场更添几分令人心悸的威严。
核验工作严格得近乎苛刻。士兵们依次上前,将自己上次战役中斩获的、经过初步处理的敌军首级,连同刻有自己姓名、所属部队等信息的小木牌(“券”),一并呈上。军法官会如同最挑剔的古董商人,仔细检查每一个首级(“验”),从其发型、面部特征、伤口等细节,判断其是否属于有效战果(例如,不能是妇女、老人或己方士兵冒功),并与士兵手中的“券”进行严格对照,防止冒领、顶替。
任何一点疑点,都会导致军功不被承认,甚至引来严厉的惩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压力,偶尔有士兵因为首级不符合要求或被怀疑冒功而被当场呵斥、拖走,更让其他人噤若寒蝉,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在这片沉默而紧张的人海中,有两个年轻的士兵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兄弟俩,来自南郡安陆县,哥哥叫黑夫,弟弟叫惊。两人参军已有两年,经历了数次小规模战斗,但尚未获得足以改变命运的军功。此刻,黑夫紧紧攥着手中那个用石灰简单处理过、依旧显得有些狰狞的首级,以及那块关乎他未来的小木牌,手心里全是汗。他斩获的是一名赵军的校尉,这在普通士兵中是了不得的战功。
“哥,没问题吧?”身旁的惊,小声问道,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丝担忧。他这次斩获普通甲士,若能核验通过,也能获得相应的赏赐,但远不如兄长可能获得的晋升诱人。
“闭嘴,噤声!”黑夫低吼一声,眼睛死死盯着前方核验的军法官,喉咙发干。他回想着那场遭遇战,他如何凭着悍勇,在混战中盯上了那个指挥的赵军校尉,如何拼着胳膊被划伤,一矛刺穿了对方的皮甲……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中反复播放,生怕出一点差错。这可是他摆脱“公士”最低爵位,晋升“上造”,获得更多田宅、更高地位的机会!
终于,轮到了黑夫。他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前,将首级和木牌高高举起。
为首的军法官,一个脸颊有刀疤的中年人,面无表情地接过。他先是拿起首级,翻来覆去地查看,拨开头发,检查耳廓特征,又仔细验看颈部的伤口。目光锐利如鹰。接着,他拿起黑夫的木牌,与身旁另一名军法官手中的军功记录册进行核对。
时间仿佛凝固了。黑夫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狂跳的声音。校场上成千上万道目光,也若有若无地聚焦在他身上。
突然,那刀疤军法官抬起头,冰冷的目光扫过黑夫因为紧张而绷紧的脸,又看了看手中的记录册,微微点了点头。
“黑夫,南郡安陆县人,所属前军二五百主麾下。”军法官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安静的校场,“经核验,所呈赵军校尉首级一枚,确系其本人于上月十五‘石岭’遭遇战中斩获。记录无误,军功成立!”
“成了!”黑夫心中狂喜,几乎要叫出声来,但他死死咬住牙关,保持着军姿。
紧接着,另一名军法官展开一份帛书,用更加洪亮的声音,当众宣布:
“依《军功爵律》!士兵黑夫,阵斩敌军校尉,功绩卓着!核准,晋升爵位一级!由‘公士’,擢升为‘上造’!”
“哗——”
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正式的宣告响彻校场时,还是引起了一片低低的骚动和羡慕的叹息。从“公士”到“上造”,看似只是一级,却是无数普通士兵难以逾越的门槛!这意味着黑夫不仅社会地位提升,更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具体数额可虚构,如增加若干亩)、宅邸,甚至家中可以免除一定赋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