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的黑色奥迪拐进了离省医不远的一个老旧小区。
这里是试点区域之一的南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车刚停稳,林杰就看到中心门口不大的院子里,居然支起了几个临时工作台,七八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医生正在忙碌。
有给老人测血压血糖的,有耐心解答用药问题的,还有两个医生正帮着把几箱写着“省医”字样的药品和简易设备搬进中心里面。
带队的省医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浩,三十五六岁,是林杰当年在省医时一手带出来的徒弟,看到林杰下车,连忙擦了把汗跑过来。
“林老师!您怎么亲自过来了?”张浩脸上带着忙碌的红晕,眼神里却透着光。
林杰看着院子里那些充满干劲的年轻面孔,又看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面。
虽然设施陈旧,但窗明几净,候诊区坐着十几个老街坊,显得很有生气。
这和以往他印象中基层医院冷清的样子截然不同。
“动作挺快。”林杰回复了张浩一句。
这距离他在省医开会宣布“专科联盟”才过去三天。
“必须快啊!”张浩有些兴奋,“院里方案一下来,我们科里几个年轻的主治和副主任都抢着报名!马主任那边脸色是不太好看,但架不住大家积极性高。王院长也催得紧,说这是政治任务。”
他引着林杰往里走,边走边说:“说实话林老师,在省医,我们这些副主任,上面有老主任压着,很多手术、很多决策都轮不上。天天就是写病历、看门诊,处理一些常见病,技术很难有突破。下来虽然累点,但感觉……感觉真能做点事!”
中心的全科医生老陈,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医生,也迎了出来,紧紧握住林杰的手,激动的说:“林主任,太感谢了!张医生他们一来,不光帮我们看疑难病人,还带了药,带了设备,下午还要给我们培训最新的心衰管理指南!我们这片的居民有福了!”
正说着,一个坐在候诊区、被女儿陪着的老太太颤巍巍地站起来,冲着张浩喊:“张医生!谢谢你啊!上次在省医挂你的号,排了一上午队。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能让你给看,太方便了!”
张浩笑着回应:“大娘您坐,一会儿就到您了,今天给您把用药方案再调整一下。”
看着这一幕,林杰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他知道,自己这步险棋,至少在一个方向上走对了。
他撬动的,是省医内部长期被压抑的、渴望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年轻力量,以及基层那嗷嗷待哺、渴望技术和资源的迫切需求。
与此同时,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办公室。
马文山“啪”地一声把一份名单摔在桌上,脸色铁青。
“反了!都反了!”他对着面前的副主任和几个资深主治医发脾气,“看看!张浩带头,下面这帮小崽子一个个都抢着往基层跑!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主任?还有没有省医的规矩?”
一个跟他多年的主治医小心翼翼地说:“主任,您消消气。他们下去,听说……劳务费不少,而且联盟还有绩效激励……”
“钱!就知道钱!”马文山更火了,“眼皮子浅的东西!那点钱就把自己卖了?他们懂什么?在基层混久了,技术就废了!以后还能做什么高精尖手术?科研还要不要搞?职称还评不评了?”
另一个副主任叹了口气:“老马,话是这么说。但现在院里政策这样,林杰又盯着,王院长也扛不住。年轻人想出头,有这个机会,难免心动。”
“他林杰这是搞分化!瓦解我们!”马文山猛地站起来,在办公室里踱步,“把我们的人都弄走,架空我们这些老家伙!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他停下脚步,眼神阴沉:“刘一手和赵德柱那边怎么样?”
“都差不多。神经外科那边,刘主任手下的‘一把刀’李斌也报名了,准备下周就去城南社区中心。骨科那边,赵主任发了好大一通火,但几个想争副主任位置的年轻骨干都挺积极。”
马文山沉默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丝狠色:“好,他们想玩,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你去跟刘一手、赵德柱通个气,就说……我们几个老家伙,最近身体都不太舒服,需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
那副主任心里一凛:“主任,您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马文山坐回椅子,冷冷道,“年纪大了,头疼脑热,腰酸背痛,很正常吧?请个病假,总不犯法吧?”
南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简易培训室里,坐满了中心的医生和护士,连走廊都站了人。
张浩正在台上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社区规范化管理》,ppt做得深入浅出,结合了大量实际病例。
台下,中心的年轻医生们听得目不转睛,不时低头记录。
老陈医生一边听,一边感慨地对坐在他旁边的林杰说:“林主任,你是不知道,以前我们也想学,但没人这么系统地教。去大医院进修,名额少,时间长,杯水车薪。张医生他们这么一来,真是雪中送炭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