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阻力重重,但在周海峰的强力支持和林杰的坚持下,《手术视频回溯点评制度》的试行版,还是磕磕绊绊地出台了。版本做了妥协,比如抽检比例降到了3%,首次点评范围限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相对基础的III级手术,并且明确第一期点评结果仅用于内部交流学习,不记名、不挂钩任何考核。
即使如此,当质管办发出第一期“手术视频回溯点评会”的通知时,依旧在整个外科系统引发了轩然大波。
“还真搞啊?”
“走走形式罢了,谁当真谁傻。”
“听说抽了普外科、肝胆外科和泌尿外科各一台腹腔镜手术。”
“普外那台好像是陈永明副主任做的?”
“嘿,有意思了,陈永明那脾气……”
通知要求各外科科室主任、副主任及高年资主治医师必须参加。会议地点定在医院最大的阶梯教室。
会议当天,能容纳两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前面几排坐着被抽中科室的医生,一个个面色凝重,如临大敌。后面则是其他科室来看热闹的,交头接耳,气氛微妙。骨科钱卫国也来了,坐在角落里,脸色阴沉,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周海峰院长亲自坐镇,坐在第一排正中央,表明态度。几位被邀请来的退休外科老专家坐在他旁边,神情严肃。
林杰作为主持人,站在讲台一侧,身后是巨大的投影屏幕。他今天穿了一身熨烫平整的白大褂,里面是挺括的衬衫,没打领带,显得干练而不失随和。他面色平静,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众人,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一道道目光中的质疑、审视、甚至敌意。
何伟和孙萌坐在靠门的位置,负责设备和记录,两人都有些紧张。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林杰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教室,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今天是我们省人民医院第一期手术视频回溯点评会。召开这个会的目的,之前在草案和通知里已经反复强调过,不是为了挑刺,不是为了问责,而是为了搭建一个纯粹的技术交流平台,通过回溯我们自己的手术过程,发现那些在日常忙碌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我知道,对于这个制度,大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甚至有顾虑。这很正常。任何新事物的推行,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生命极端负责的态度,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今天,就让我们抛开身份,抛开顾虑,纯粹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几台我们自己的手术。”
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激昂的口号,朴实无华的开场白,反而让台下嘈杂的声音小了一些。
“首先,我们观看第一台手术,普外科的一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林杰示意何伟开始播放。
灯光暗下,屏幕上开始播放经过匿名处理的视频。主刀医生手法熟练,显露、分离、结扎、切除……步骤清晰,看起来是一台中规中矩的手术。
台下不少普外科的医生,尤其是副主任陈永明,微微松了口气,甚至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陈永明四十出头,是普外科的技术骨干,一向以手法快、技术好自居,人也有些傲气。
视频播放完毕,灯光重新亮起。
林杰走到屏幕前,拿起激光笔,红色的光点落在屏幕上。
“这台手术整体完成得不错,主刀医生技术娴熟,流程顺畅。”他先给予了肯定,台下不少人点头,觉得这林杰还算会做人。
但紧接着,林杰话锋一转,激光笔指向胆囊三角区分离的一个瞬间:“不过,请大家注意这里。在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时,主刀医生为了追求速度,采用了大范围的钝性分离和电凝,对这个区域的解剖层次,处理得略显粗糙。”
他操作视频慢放,定格在关键帧。“大家看,这里,胆囊床与肝脏连接的纤维结缔组织层面,其实是可以进行更精细的锐性分离的。粗暴的钝性分离和过度电凝,虽然加快了速度,但可能损伤肝床,导致术后渗血增多,甚至增加术后胆囊床积液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个区域紧贴肝门,解剖变异多,过于追求速度,可能会忽略一些细小的迷走胆管,增加胆道损伤的潜在风险。”
他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在画面上比划着,讲解着各个解剖层面的结构和分离技巧,引经据典,甚至提到了几篇国内外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精细解剖的最新文献。
他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稳,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带着扎实的解剖学功底和丰富的手术经验。他指出的问题,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确实存在于手术过程中,却又容易被大多数主刀医生忽略的细节。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
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医生们,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目光紧紧跟随着林杰的激光笔。他们发现,这个年轻的质管办副主任,不是在吹毛求疵,不是在凭空指责,他的点评,专业、精准,直指要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