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紧急启动
时间,在等待中变得粘稠而漫长。发送给“簿记”的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丝毫涟漪,也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确认或回复。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宁静。我强迫自己维持着日常的节奏——继续分析数据,参加无关紧要的技术会议,甚至在食堂用餐时,与几个面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几句关于服务器负载的、毫无营养的寒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的校准,既要表现出对工作的专注,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或紧张。
左腕上的“谛听”腕带如同一个冰冷的监视者,我甚至能想象到另一端的数据屏幕上,我的生命体征曲线正被无情地分析和标注。我尝试了各种微小的生理控制技巧——通过调整呼吸深度和频率来平复心率,通过回忆枯燥的技术参数来分散注意力以降低皮质醇水平。这是一场与自己身体的无声战争,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着我巨大的心力。
就在我几乎要将全部注意力都用于维持表面平静和内里对抗“谛听”监控时,那个独立的、属于杨建国的紧急通讯模块,再次发出了信号。
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绝望的蜂鸣,而是转为一种低沉、持续、带有特定节奏的震动。这是第二套预案启动的信号——意味着杨建国在绝对静默期内,冒着巨大的风险,尝试进行有限度的、非即时性的联络。
我的心脏再次不受控制地加速,但这一次,我有了准备。我立刻启动了一个预设的干扰程序,该程序会向“谛听”系统反馈一段经过精心伪造的、模拟轻度焦虑状态下进行复杂数学计算时的生理数据。同时,我迅速切入通讯模块。
没有音频,只有一段极其简短、经过多重加密和数据压缩的文字信息,如同幽灵般浮现在屏幕上:
【风险等级:临界。授权代码:‘破晓’。
任务:确认‘夜莺’最终状态。优先级:至高。
可用资源:零。行动模式:阴影。
底线:保存自身。】
【信息包附着,单向传输,阅后即焚。】
信息下方,是一个不断闪烁的、代表数据正在输入的进度条。
“破晓”授权代码!这是只有在确认潜伏网络面临崩溃、且卧底人员已具备一定行动能力时,才会启用的最高等级临时授权!它赋予了卧底在极端情况下,有限的自主行动权,但也意味着,上级承认已无法提供任何有效支援,一切后果与抉择,由卧底自行承担!
杨建国这是在赌!赌我能在集团内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找到关于“夜莺”的蛛丝马迹,哪怕只是确认其死亡,也能为后续决策提供关键依据!他冒着暴露我们之间联络渠道的巨大风险,启动了这次“紧急启动”!
“可用资源:零。行动模式:阴影。”——冰冷的文字道出了残酷的现实。我没有后援,没有接应,只能像影子一样,完全依靠自己在魔窟中获取的信息和权限进行调查。
“底线:保存自身。”——老杨最后的叮嘱,沉重如山。他知道这个任务的成功率渺茫,他不希望再失去一个。
进度条走完,一个加密的数据包下载完成。我立刻切断了接收通道,并启动了通讯模块的自毁清洁程序,确保不会留下任何传输痕迹。
打开数据包,里面并非具体的行动计划,而是杨建国所能提供的、关于“夜莺”的最后情报碎片:
“夜莺”最后有效通讯时间戳(精确到毫秒)。
信号消失前的大致地理围栏(与“金库”外围区域高度吻合,但更加精确,缩小到了一个半径约5公里的扇形区域)。
“夜莺”潜伏期间使用的几个备用掩护身份代码(但杨建国标注,这些身份可能均已失效或暴露)。
一段极其模糊的、经过声纹和背景噪音处理的“夜莺”最后通讯录音片段(内容无法听清,但杨建国的技术团队分析指出,背景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周期性的低频机械震动噪音,疑似某种大型工业设备的运行特征)。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情报少得可怜,但每一条都至关重要。尤其是那段录音背景中的低频震动噪音,这或许是一个关键的定位线索!在“金库”那种戒备森严的地方,特定的工业设备运行声音,很可能与具体的功能区划相关!
然而,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我拥有Level 9 权限,可以访问海量数据,但直接查询与“金库”内部结构、设备运行相关的信息,无异于自我暴露。那里是“佛爷”的直属领地,是集团的绝对禁区,任何未经授权的窥探,都会被视为最严重的挑衅。
我回想起之前向“簿记”发送的那条信息。他至今没有回复,是尚未看到?是不屑一顾?还是……他已经开始暗中调查,并把我列入了观察名单?
不能再等了!必须主动创造机会!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核心数据链路”的界面,落在了 【战略项目档案】 和 【全球节点态势】 上。一个计划,一个同样冒险,但或许能借壳上市的计划,逐渐成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