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风险传递
那幅由“信天翁”、“渡鸦”、“鹞鹰”以及无数肮脏资金流构成的拓扑图,不再仅仅是脑海中的图像,它仿佛拥有了质量和温度,像一个炽热的、沉重的烙印,日夜不休地灼烧着林峰的每一根神经。拥有它的感觉并非喜悦,而是一种近乎窒息的、背负着千钧重担的沉重。这份情报的价值与它所带来的风险是等价的,它是一柄绝世利剑,既能精准刺穿敌人的心脏,也随时可能因挥舞不当而反噬自身,将他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最初的震撼与激荡过后,冰冷的现实如同基地深秋渗入骨髓的寒夜,将他紧紧包裹。如何将这座信息的“大山”,通过那条原本只为传递简短信号而设计的、纤细如发、脆弱不堪的“暗号通道”运送出去?这个难题,如同横亘在通往光明之路上的天堑,比之前潜入、伪装、乃至窃取情报本身,更加严峻,更加令人绝望。
原有的暗号系统,精巧、隐蔽,是其赖以生存的保障。但它就像一条仅供单人通行的悬索,承载量极其有限。像“信天翁账户通过多层皮包公司,将月度定额资金注入XX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该基金负责人疑似为代号‘七叔’的保护伞的白手套”这样包含主体、行为、路径、属性、关联方等多个维度的复杂信息,根本不可能通过几个看似随机的广告词汇坐标来完整、无歧义地表达。
连续几个夜晚,林野躺在冰冷的板床上,睁眼望着天花板上监控探头那永不熄灭的、如同窥视之眼的微弱红光。他的大脑如同超载过热的处理器,在绝对的静默中疯狂运转,推演着各种可能性,又一一将其冷酷地否定。
方案一:增加传递频率,化整为零。 将情报拆分成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信息碎片,每天传递一点。但这意味着他需要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前往回收处,这种行为本身就如同在雷区反复跳跃,必然会引起监控系统的注意和怀疑。而且,传递周期被无限拉长,夜长梦多,任何一环出错——纸条遗失、外部截获失败、甚至只是老头某天心情不好——都将导致前功尽弃,更可怕的是,可能让敌人有机会根据被截获的碎片,反向拼凑出被泄露情报的全貌,从而锁定他的位置。
方案二:寻找新的、承载量更大的物理通道。 他像扫描仪一样审视过基地内所有可能接触到外界的环节:运输车辆的司机、偶尔外出的采购人员、负责水电维修的外聘工人…… 但每一个环节都处于比财务部更加严密、更加不近人情的监控和审查之下。他,林野,一个刚刚调入财务部、尚在考察期的“新人”,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机会去建立新的、可靠的联络渠道。贸然接触,无异于在聚光灯下挥舞写着“我是卧底”的旗帜。
方案三:再次利用网络漏洞进行尝试。 这个念头仅仅一闪,就被他用理智的冰水彻底浇灭。上次的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侥幸色彩,系统维护并非日常,老刀使用低权限备用线路更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在风声鹤唳的内部清洗之后,再次进行网络层面的冒险,等于直接告诉对手“内部有鬼,就在财务部,擅长利用系统漏洞”,指向性明确到几乎等同于自首。
绝望,如同冰冷粘稠的沥青,一点点从脚底蔓延上来,试图将他凝固在这片黑暗里。手握足以将整个集团定罪的核心铁证,却无法将其呈上正义的天平,这种感觉比一无所获更加煎熬,更像是一种酷刑。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困在绝对透明、坚不可摧的保险库里的囚徒,周围是堆积如山、光芒耀眼的财富,却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将其运送出去的缝隙,只能眼睁睁看着,承受着希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折磨。
就在他几乎要被这种沉重的无力感压垮,意识在绝望的泥潭中下沉时,父亲林卫东在梦中那片纯净雪原上的身影,再次清晰地浮现出来。那双沉静如古井、却又蕴含着磅礴力量的眼睛,仿佛穿透了生与死的界限,无声地注视着他。没有责备,没有催促,只有一种历经无数风雨沧桑后,对后继者艰难处境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毫无保留的、磐石般的信任。
“真正的勇敢,从来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心怀巨大的恐惧,看清了前路所有的艰险,依然选择前行。”
父亲的话语,如同穿越时空的洪钟大吕,在他脑海中轰然震响,驱散了部分阴霾。他不能放弃!情报必须传递出去,不是为了他个人的生死存亡,而是为了所有被“狮王”集团毒品摧毁的家庭和生命,为了父亲林卫东未尽的使命和沉冤得雪,为了将这庞大而腐朽的黑暗,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最终的审判!
他猛地从床上坐起,眼神在黑暗中恢复了磐石般的冷静与坚定。既然无法整体搬运,那就必须进行一场残酷而精准的 “信息减负” 与 “战略编码”。
他再次在脑海中清晰地调出那张罪恶的拓扑图,开始进行一场无情的外科手术式的“修剪”。他必须忍痛舍弃大量支撑性的、细节的数据(如庞杂的皮包公司全名单、精确到小数点后的金额、非核心的流转节点),只提取出最核心、最致命、最能指引外部调查方向、引发链式反应的 “信息种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