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旅行”,并非穿梭于璀璨星河之间,而是行走于概念与现实的夹缝。借助“动静之核”对空间规则的微妙撬动,他仿佛化作了一道意念的流光,沿着那条由“静”之感应构建的无形通道,向着遥远的星域滑行。周遭并非绝对的黑暗,而是流淌着扭曲的光影和低语般的宇宙背景辐射,物质与能量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模糊的、未定的状态。
不知“行”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万年(在概念通道中,线性时间失去了意义),前方的“景象”骤然变化。
通道的尽头,并非预想中的完整星系或星云,而是一片……死寂的、破碎的、弥漫着冰冷尘埃的虚空。
这里仿佛是某个古老恒星系统的坟墓。视野所及,尽是大小不一的行星碎片,如同被无形巨手捏碎后随意抛洒的瓦砾。它们缓慢地、无声地翻滚着,表面布满了撞击坑和熔岩凝固后的狰狞疤痕,没有任何大气,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甚至连残留的放射性都微弱得可怜,仿佛连衰变的过程都已接近尾声。
而在这些碎片的中央,悬浮着一颗尤其巨大的、几乎被撕裂成两半的星核残骸。它的大部分区域如同烧焦的煤炭般漆黑、冰冷,只有断裂的核心处,偶尔会闪烁起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临终喘息般的暗红色光芒,那是其内部最后一点热核反应即将彻底熄灭的余烬。
这就是何雨柱感应到的坐标所在。一片彻头彻尾的、走向热寂终点的宇宙坟场。
然而,就在这片绝对的死寂之中,何雨柱那新生的“动静之核”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两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令人心悸的“痕迹”。
第一股,弥漫在整个破碎星域,无处不在,正是那让“观察影”都为之警惕的、属于 “万识之网” 的冰冷气息!这股气息并非能量残留,而更像是一种 “认知污染” 或者 “逻辑覆写” 的印记。它强行将这片星域的一切物理规律、能量流向、乃至物质本身的存在形式,都“定义”为一种趋向绝对均衡、绝对静止、最终融入“网”的冰冷数据的终局。正是这股力量,加速了这片星系的死亡,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巨大的、展示“绝对理性”终末的实验样本。
第二股,则更加微弱,更加隐晦,如同刻在墓碑最角落的一行即将风化的铭文。它源自那颗破碎星核的最深处,那丝暗红余烬的核心。那正是让步青云血脉共鸣的 “定义者”本源气息!但这气息并非完整的留存,而更像是一道 残痕,一道充满了不甘、抗争,以及……某种 决绝的“自我定义” 最后爆发后留下的印记!
何雨柱的身影在破碎星核的一块巨大残骸上凝实。他脚踏着冰冷如铁的岩石,感受着这片虚空彻骨的寒意和“万识之网”那无处不在的、试图将他同样“解析归档”的冰冷注视。
他闭上双眼,将“动静之核”的感知力提升到极致,小心翼翼地避开“万识之网”那充满敌意的宏观扫描,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深入星核残骸那最后的余烬之中,去触碰、去解读父亲留下的那道残痕。
破碎的画面、混乱的意念碎片,涌入他的感知:
一场绝望的防御战:步青云(形象伟岸,周身流淌着“定义”权柄的光辉)并非独自在此,他身边似乎还有少数几位“定义者”文明的幸存者。他们以这颗星球为核心,构筑起最后一道防线,抵御着无形无质、却如同宇宙法则本身般碾压而来的“万识之网”的侵蚀。
“定义”与“解析”的碰撞:步青云挥洒着“定义”之力,试图为这片星空定义出“变量”存在的合理性,定义出“意志”超越“算法”的可能性。而“万识之网”则以绝对理性的力量,无情地解析、拆解他的每一个“定义”,将其还原为冰冷的数据流和概率云。这是理念层面的战争,凶险无比。
最后的“悖论定义”:在防线即将崩溃,幸存者接连被“解析”同化的最后时刻,步青云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燃烧了自身大半的本源,对着“万识之网”的核心逻辑,以及这颗孕育过生命的星球,发出了一个最终的、也是他自身都无法完全掌控的 “定义”——那是一个蕴含了自我指涉、逻辑循环的 “存在性悖论”!
代价与痕迹:这个“悖论定义”如同一颗投入精密钟表内的沙子,瞬间扰乱了“万识之网”对此地的部分解析进程,甚至引发了小范围的数据崩溃和逻辑死循环,为可能存在的、渺茫的后来者留下了一线生机和线索。但步青云自身,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反噬,其存在状态变得极其不稳定,最终……其身影在画面中破碎、淡化,仿佛被那“悖论”本身所吞噬,或是被卷入了一场无法预测的时空乱流。他只来得及留下这道指向性的残痕,以及一丝深藏的、对子女的牵挂。
画面戛然而止。
何雨柱猛地睁开眼,心脏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