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望海坡飘着细碎的雪粒,合作社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二十多个社员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摊着厚厚的账本和订单合同,红色的印章在纸上格外醒目。三秒站在桌前,手里攥着账本,指尖划过“全年总产量斤”“新签客商3家”“额外收入(土豆叶)350元”等字样,声音里满是底气。
“大伙都看看,这是咱今年的总结。”三秒把账本递给身边的老周,“虽然遭了冰雹,但咱的土豆总产量只比去年少一成,订单量反而多了三成,连重庆、成都的新客商都主动找咱合作。这说明啥?说明咱的土豆硬,咱合作社的心更齐!”
老周接过账本,翻到“客户反馈”那一页,指着上面的字迹念出声:“贵阳李经理:‘抗灾土豆品质超预期,明年加订至8000斤’;西安王总:‘沙瓤率高,客户复购率90%,长期合作’……”念着念着,老周的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咱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今年的收获。李大叔摸了摸怀里的抗灾手册,笑着说:“去年我还担心单干惯了,跟合作社合不来,现在才知道,跟着大伙一起干,不仅收成稳,心里也踏实。就像这次冰雹,要是搁以前,我家那二亩土豆肯定得绝收,现在倒好,还能多赚几百块!”
王婶也跟着点头,手里捏着刚发的分红单:“今年分到一千六百块,比去年还多!这多亏了三秒带头,教咱深栽土豆,还琢磨着卖土豆叶,连储存都用老法子,一点没浪费。”
三秒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冰雹过后,大伙扛着镰刀抢收叶子的身影,想起一起挖土窖、搭防雹棚架的日夜,想起年轻社员们跟着老人学技巧的认真模样……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最终汇成一句话:“这次冰雹没砸坏土豆,更没砸散咱合作社的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格外坚定:“以后不管遇到啥风雨,只要咱齐心、守规矩、靠土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齐心,就是有事一起商量,有难一起扛;守规矩,就是种土豆讲技术,卖土豆讲诚信,不掺假、不糊弄;靠土地,就是把地种好,把土豆种好,不辜负这望海坡的每一寸土。”
“说得好!”角落里传来一声赞叹,是三秒的爷爷。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手里摸着靠墙放的老锄头——那锄头木柄已经磨得发亮,铁头也有些锈迹,却是老人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伙计”。“土地不亏人,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好收成;人心齐了,就算天公不作美,日子也不会差!”
爷爷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热烈。年轻社员小伟站起来,攥着拳头说:“明年我要跟着爷爷学更多老经验,再学学新科技,把土豆种得更好!还要帮合作社多找几个客商,让‘望海坡土豆’的名字传遍更多地方!”
“对!传遍更多地方!”社员们纷纷附和,掌声在会议室里久久回荡。
散会的时候,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墙角的土豆仓库上。仓库门敞开着,里面整齐码放的土豆麻袋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一座小山,堆起了社员们的希望。
三秒送爷爷回家,路上,老人指着远处的土豆地说:“明年开春,咱再多种两亩土豆,用你编的抗灾手册,肯定能有好收成。”三秒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土地——虽然还覆盖着薄雪,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春天里绿油油的土豆苗,看到了夏天里饱满的土豆花,看到了秋天里满仓的土豆……
回到合作社,春花正忙着整理明年的种植计划,老周在院子里修补防雹棚架,年轻社员们则在仓库里清点土豆库存。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三秒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望海坡,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守住土地,守住诚信,望海坡的土豆地,就永远能迎来丰收;合作社的日子,就永远能越过越红火。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秒种大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