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在云层里滚了三天,终于在第四天午后砸下来。三秒站在院门口,看着雨丝斜斜地扎进地里,溅起的泥点带着股醒透了的腥气。她把铁锹往墙根一靠,铁刃上的锈迹被雨水冲得发亮:“爷,明儿准能翻地了。”
爷爷正蹲在门槛上编竹筐,青黄的竹篾在他膝间翻飞。“急啥?”他眼皮都没抬,手指勾着篾条打了个活结,“冻土刚化层皮,底下还冻着呢。”竹篾摩擦的沙沙声混着雨声,像在说句古老的劝诫。
三秒不服气地踢了踢脚边的土块,泥块落地时散成碎渣。“您看这土都能攥成团了。”她弯腰抓把湿土,在掌心揉出个圆滚滚的泥球,“县农科所的老张头说了,惊蛰后地温稳定在五度以上就能种春玉米,再等就误了农时。”
爷爷终于放下竹篾,眯起眼睛看天。雨帘后的日头昏昏沉沉,像枚泡在水里的咸蛋黄。“老张头懂化肥,未必懂咱这山沟的地性。”他慢悠悠起身,往雨里走了两步,布鞋踩在泥地上没陷太深,“你听,土坷垃还硬着呢。”
三秒记得去年这时,她就是听了爷爷的话晚播了五天,结果邻村的春玉米比她家早出苗,卖价也高了两毛。今年她特意在手机上存了农业气象 app,上面的地温曲线像条爬坡的蛇,眼看着就要爬到适宜播种的红线。
“明儿我雇王老五的旋耕机来。”她把铁锹扛到肩上,木柄被磨得溜光,“您不去我自己去,反正这地得翻。”去年秋收时她跟王老五打过招呼,开春第一单活儿给她家留着,那台带北斗导航的旋耕机能把土坷垃打得比筛过还细。
爷爷没再拦她,只是把编到一半的竹筐往墙角挪了挪,避免被溅进来的雨水打湿。“你要翻就翻吧。”他捡起根断篾条,在指间转着圈,“翻完了别后悔。”
第二天果然放了晴,日头把湿漉漉的田埂晒得冒白汽。三秒站在地头看着旋耕机轰隆隆开进地里,铁犁翻起的土浪像条黄绸带,新鲜的泥土气息混着碎冰碴的寒气扑面而来。她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攥紧手里的测绳,准备按行距划标线。
“三秒!”爷爷拄着拐杖来了,蓝布褂子敞着怀,里面的粗布汗衫沾着草屑。他走到刚翻过的地里,弯腰抓起块土坷垃,在掌心搓了搓。土块里滚出几粒亮晶晶的东西,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您看啥呢?”三秒凑过去,突然发现爷爷手心里竟是些细碎的冰碴,像撒了把碎玻璃。她心里咯噔一下,蹲下去扒开土层,只见地表下两指深的地方,土还是硬邦邦的,用指甲划上去能听见脆响。
“这就是你说的能攥成团?”爷爷把冰碴子往她面前递了递,手背上的青筋像老树根,“白天地表化了,夜里又冻上,这叫‘假化冻’。”他指着远处的山坳,背阴处的积雪还没化透,“地气没上来,种子播下去就像扔进冰窖。”
三秒的脸腾地红了,像被日头晒过的番茄。旋耕机驾驶员在远处按了按喇叭,问要不要继续翻。她咬着嘴唇没说话,看着那些混着冰碴的土块,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爷爷去放牛,初春的河水看着解冻了,底下却藏着冰棱子,牛踩上去能滑个趔趄。
“停了吧。”她朝驾驶员挥挥手,声音有点闷。旋耕机突突地熄了火,田埂上顿时安静下来,能听见远处溪流解冻的哗哗声。爷爷把拐杖插进地里,杖尖没入泥土的深度还不到半寸。
“你看这地。”他示意三秒也试试,“硬得像石头,种子咋扎根?”去年冬天雪少,冻土没经过充分的“冻融循环”,土坷垃比往年硬得多,就像没发好的面团,蒸不出暄腾的馒头。
三秒的手指被冰碴冻得发麻,心里却更不是滋味。她想起手机 app 上的地温数据,明明显示已经达标,可这土里的冰碴子不会说谎。就像爷爷常说的,书本上的学问得跟脚下的土地对得上,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那现在咋办?”她看着翻了一半的地,铁犁划过的痕迹像道伤口。旋耕机的租金已经付了一半,王老五还等着往下家去,这半拉子活儿让她心里堵得慌。
爷爷没说话,蹲在田埂上卷了支旱烟。火镰敲打火石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里格外清晰,火星子落在干草上,燃起一小团橘红色的光。“把翻过的地耙平。”他猛吸了口烟,烟圈在日头里散得很快,“覆层秸秆,能保点温。”
三秒这才注意到爷爷带来的麻袋,里面装着去年秋收时留下的玉米秸秆,截成了半尺长的小段。“秸秆腐烂时能发热。”爷爷用拐杖扒拉着秸秆,“让底下的冻土慢慢化,等柳树叶长到铜钱大,再翻也不迟。”
她突然想起小时候,每次化冻后爷爷都要往地里撒秸秆,说这是给土地盖棉被。那时候她总觉得麻烦,不如直接翻地来得痛快,现在看着那些藏在土里的冰碴,才懂这老法子里藏着的智慧。
“王老五!”三秒朝旋耕机喊,“换耙子,先把地耙平!”驾驶员愣了一下,还是按她的意思换了农具。铁耙碾过翻起的土浪,把那些带着冰碴的土块压碎,也把地表的热气封在了里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秒种大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