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在‘静默’,”周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不是溃散,更像是一种……主动的‘隐匿模式’。协同场被分解到了更微观的层级,难以被‘蜂鸣’的系统级共振捕捉和干扰。它们在进化防御策略,速度惊人。”
就在这时,情报部门截获了一段极其微弱、似乎因通讯受损而泄露的脉冲信号。破译后的内容令人心跳加速:
【…母体指令…协同场转换至‘蜂群模式’…规避宏观共振…】
【…指挥节点能量过载…需冷却迁移至备用节点‘冥河’…坐标(附上一组精确却位于险地的坐标)…】
【…警惕…人类共振武器…优先保全‘孵化序列’…】
几乎同时,前沿侦察无人机传回画面:观察到小股尸潮部队正在从几个次要隧道口“混乱”地撤离,甚至遗弃了一些看似宝贵的重型变异体。一切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蜂鸣’重创了敌方指挥节点,迫使它们进行风险极高的转移,并切换到了防御性的、更分散的指挥模式!
指挥中心内,求战的兴奋瞬间高涨。
“机会!它们的主力指挥节点正在脆弱迁移!坐标都有了!应该立刻出动所有‘蜂鸣’单位,集中火力远程覆盖那个坐标区!”一名军官激动地建议。
“或者派出特种部队进行精确斩首!”另一人附和。
林逸却抬手压下了所有声音,他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反复审视着那段“泄露”的信息和侦察画面。
“太刻意了……”他低语,“过载?偏偏在我们使用‘蜂鸣’后?还‘恰好’泄露了迁移坐标?这像不像一个惊慌失措的对手,不小心把作战计划掉在了我们面前?”
周教授眼神一凛:“你的意思是……这是故意泄露的?坐标是陷阱?”
“不止,”林逸走到能量监测屏前,指着那破碎而奇异的背景信号,“如果它们真的切换到了‘蜂群模式’,为什么背景能量场会呈现出这种……非随机的、隐含递归结构的分形图案?这更像是一种高度有序的伪装,而不是真正的分散失控!”
他猛地转身:“这是一个递归陷阱!第一层,用‘溃散’和‘泄露的坐标’引诱我们攻击一个虚假目标,消耗我们宝贵的力量,甚至可能反向定位我们的‘蜂鸣’发射源。第二层,如果我们识破了第一层,认为那是陷阱而按兵不动,它们就会假戏真做,真的完成指挥节点的安全迁移,因为我们‘聪明地’没有干扰。第三层,如果我们更进一步,不仅识破第一层,还预判了它们的第二层意图,那我们又该如何行动?”
指挥中心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环环相扣的心理博弈惊出了一身冷汗。敌人不仅在战术上进化,更在战略欺骗上达到了令人恐惧的高度。
“它们在学习我们的思维模式,试图预判我们的预判。”林逸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那我们就跳出这个递归循环,打乱它们的节奏。”
一个极其大胆且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
“命令!”他的声音清晰而冷静,“第一,立刻组织一支‘高调’的快速反应部队,配备重型钻地弹药,做出急不可耐要远程奔袭‘冥河’坐标的姿态。但真实任务不是攻击,而是在安全距离外进行佯动,并布设大量的、信号特征模拟‘蜂鸣’系统的虚假发射源!”
“第二,技术部门,立刻根据监测到的‘蜂群模式’分形信号特征,逆向推导其可能的‘隐藏主节点’的真正逻辑位置!它不是物理位置,可能是多个次级节点构成的动态网络核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有‘蜂鸣’系统,立刻进行超载预热,能量读数拉到最高,做出即将对‘冥河’坐标进行饱和打击的姿态——但绝不真正发射!我们要让它们‘看’到我们‘上钩’了,引诱它们执行陷阱的下一步!”
“第四,秘密启动‘潜行者’计划:将我们最新研发的、微型的、具有自主逻辑炸弹功能的纳米机器人集群,通过高压注入系统,注入我们之前掌握的、通往静默区的深层地下水脉。它们的任务不是攻击,而是潜伏、渗透、附着,等待一个特定的、来自敌方‘蜂群网络’的认证信号……然后,用敌人的网络,瘫痪敌人的系统。”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逆向操作:佯装中计,引诱敌人暴露陷阱的后续步骤,同时暗中铺设自己的致命陷阱。
计划迅速执行。
“快速反应部队”大张旗鼓地出发,吸引了敌方侦察单位的注意。虚假的“蜂鸣”信号源开始活跃。
正如林逸所料,静默区的能量场立刻产生反应!那个“冥河”坐标点附近,能量强度骤然飙升,显示出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能量诱饵和火力陷阱!同时,多个隐藏的、之前未被发现的敌方远程打击单位(很可能是生物重炮)开始充能,锁定了虚假的“蜂鸣”发射源位置!
第一层陷阱被成功触发并识破!
几乎同时,技术团队传来了突破性进展:“指挥!逆向推导成功!‘蜂群模式’的隐藏逻辑核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动态算法!它正在……正在尝试接入我们的城市防御网络?!它们想用信息战瘫痪我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日堡垒建造大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末日堡垒建造大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