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之城”的夜晚,第一次被稳定而温暖的灯光点亮。东部工业区的厂房、西部居住区的关键建筑、以及连接它们的了望塔上,都闪耀着来自晶核稳定器的柔和光芒。这光芒驱散了黑暗,也驱散了人们心中最后的些许不安。水厂传来规律的嗡鸣声,提供着生命的源泉。一切都仿佛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指挥中心内,气氛却远不如外界那么宁静。
林逸、雷豹、周教授、老李等核心成员围在战术桌前,面色凝重。桌上放着无人机航拍的照片和侦察兵手绘的草图,清晰地显示着那些在西北方向废墟中发现的、不属于己方的崭新车辙印和能量武器灼烧痕迹。
“痕迹很新,不会超过48小时。”雷豹指着照片,“轮胎印宽大,深重,说明车辆载重不小,而且可能经过改装。履带印……更像是某种轻型侦查单位或动力装甲的痕迹。能量灼烧痕迹分析显示,武器能量特征与‘清道夫’的有序能量和静默区的混沌能量都不同,更接近……某种高频等离子或粒子束武器,技术水平很高。”
“不是静默区的怪物,也不是‘清道夫’。”林逸沉吟道,“是其他幸存者。而且,装备精良,技术可能比我们更先进。”
“他们刻意避开了我们的巡逻路线和侦察哨,”老李补充道,“似乎只是在侦察,没有表现出直接敌意,但也没有尝试接触。”
周教授调出了能量监测记录:“几乎在同一时间,静默区深处检测到那次异常短暂的强信号脉冲,性质不明,但指向性极强,似乎是对某个特定坐标的响应。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未知的、拥有先进技术的幸存者势力,加上静默区的异常信号,像一团迷雾,笼罩在心头。
“不能坐以待毙。”林逸最终下定决心,“必须搞清楚他们是谁,想干什么。雷队长,组织一支精干的侦察队,带上最好的装备,追踪这些痕迹,查明情况。记住,优先侦察,避免冲突,但如果对方有敌意,允许自卫。”
“明白。”雷豹点头,“我亲自带队。‘幽灵’小队是最佳选择。”
“幽灵”小队是由援军中最顶尖的特种兵和堡垒最优秀的猎人组成的混合编队,擅长潜行、追踪和野外生存。
“幽灵”小队的装备堪称豪华。他们配备了实验性的光学迷彩斗篷(基于“清道夫”隐身技术和小陈团队的逆向工程),能短时间扭曲光线,实现初步光学隐身;携带了高灵敏度声波和震动传感器,可以远距离探测动静;通信设备使用了最新的跳频加密技术,抗干扰能力极强;武器除了制式步枪,还配发了少量刚刚试生产成功的晶核充能手枪,虽然射程近,但对能量体和无防护目标有奇效。
次日黎明前,一支由雷豹亲自带领的6人“幽灵”小队,如同融入晨雾的阴影,悄无声息地滑出西部警戒区,沿着神秘车辙印的方向,潜入了未知的废墟深处。
追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方显然也是反侦察的高手,车辙印时断时续,经常利用干涸的河床或废墟掩蔽行踪。但“幽灵”小队凭借高超的技艺和先进的传感器,总能重新找到线索。
经过大半天的小心翼翼的追踪,他们逐渐远离了“新生之城”的安全区,进入了一片完全陌生的、破坏更加严重的城市残骸区域。
“队长,有发现!”一名负责声波探测的队员突然压低声音,“11点钟方向,大约800米外,有规律的引擎怠速声,还有……微弱的能量读数,不是静默区的类型!”
小队立刻散开,借助废墟掩护,悄无声息地靠近。
很快,透过破碎的楼宇缝隙,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在一片相对开阔的、似乎曾是广场的区域,停放着三辆经过重度改装的装甲车辆!一辆是加装了厚重钢板和遥控武器站(架着一挺多管机枪)的武装皮卡;一辆是造型科幻、线条流畅、表面覆盖着哑光黑色复合装甲的轮式步兵战车;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辆,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技术平台,车顶有着复杂的可升降传感器阵列和一根粗短的、疑似能量武器的炮管!
几名身穿灰黑色数字化作战服、佩戴全封闭头盔、装备精良的士兵正在车外警戒,动作干练,配合默契。他们的装备风格与“磐石”基地或堡垒都截然不同,更显前卫和神秘。
“不是‘磐石’的人!”雷豹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心中凛然,“看他们的装备和车辆,技术水平可能还在‘磐石’之上!”
这支神秘车队的装备水平,远超预期。那辆技术平台车上的传感器正在缓慢旋转,似乎在扫描着什么。一名士兵从车上取下一个设备,正在采集地面的土壤和辐射样本。他们的行动目的明确,专业且高效,给人一种强烈的“正规军”感觉,但身份不明,意图不明,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和悬念。
“队长,他们好像……在收集静默区边缘的环境数据?”一名队员疑惑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日堡垒建造大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末日堡垒建造大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