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的老旧居民区在雨水中显得格外沉寂,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湿漉漉的藤蔓,狭窄的巷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饭菜的混合气息。林风将电动车停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锁好,动作自然得如同任何一个在此处短暂停留的外卖员。
他手中拎着最后一份外卖,目的地是巷子深处一栋墙皮剥落得厉害的五层旧楼。但此刻,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脑海中系统地图上那个刚刚闪烁过、并与钥匙齿轮标记产生微弱感应的能量信号源上——信号源自旧楼对面,一家挂着“求知”招牌、门面狭小、灯光昏黄的旧书店。
感应很微弱,一闪即逝,仿佛只是无意间的触碰,又像是谨慎的试探。
林风面色平静,拎着餐盒,不紧不慢地走向那栋旧楼,完成了最后一单的配送。下楼的路上,他的【能量感知】如同无形的触须,细致地扫过对面的“求知”书店。
书店内部能量场很“干净”,没有“织网者”的混乱,也没有“观测者”的冰冷秩序,只有一种沉淀的、带着纸张和岁月气息的宁静,以及……一丝极其隐晦的、与他在桥洞下留下的标记同源的、近乎完全消散的能量残留。就像有人刚刚在那里停留过,身上沾染了标记的气息。
不是陷阱。至少,不像是“织网者”或“观测者”的风格。
林风没有犹豫,穿过湿漉漉的街道,推开了那家旧书店的玻璃门。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却有些沙哑的响声。
店内比外面看起来更狭小,四壁都是顶到天花板的旧书架,塞满了各种泛黄的书籍,空气里弥漫着旧纸、油墨和淡淡的樟脑丸味道。只有一个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柜台后面,正就着一盏绿罩台灯,小心翼翼地修补一本线装书。听到铃声,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透过镜片看了林风一眼,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又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工作。
一切看起来都无比正常。
但林风的目光,却落在了柜台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用来放置便签和铅笔的木制小盒上。盒子很旧,边缘磨损得光滑,但在【能量视觉】下,盒子的木质纹理中,残留着一丝比店内环境更“新鲜”的、与他标记同源的能量痕迹——非常淡,几乎难以察觉,仿佛有人不久前用手指轻轻摩挲过那里。
是这里了。回应他标记的人,在这里留下了确认的信号,或者……下一步的指示。
林风没有靠近柜台,也没有试图与老人交流。他知道,这种接触必须保持绝对的低调与谨慎。他像普通顾客一样,在狭窄的书架间慢慢踱步,目光扫过那些布满灰尘的书脊,同时意念沉入脑海。
“系统,扫描店内所有文字信息,包括书籍标题、便签内容,寻找与‘钥匙’、‘齿轮’、‘远星号’、‘解密者’相关的关键词或隐含信息。”
【扫描中……消耗能量:3单位。】
【检测到大量非结构化文本信息。正在进行快速筛选与语义分析……】
【发现潜在关联信息:】
*** 书籍标题:《港口机械史话》(1987年版)、《星图与航海》(译着)、《密码与破译》(内部资料)。*
*** 便签内容: 柜台便签盒最上层,一张空白便签右下角,有一个用极细铅笔留下的、几乎无法肉眼察觉的数学符号:∞(无穷大)。*
∞?无穷大?这代表什么?循环?永恒?还是……某种接口或者通道的象征?
林风的目光再次扫过那三本被系统标记出的书籍。《港口机械史话》可能指向“远星号”及其背景;《星图与航海》隐隐契合“观星者”与导航;《密码与破译》则直接关联“解密者”的身份。
这绝不是巧合。
他走到那个书架前,看似随意地抽出了那本《密码与破译》。书很旧,封面是简单的蓝色硬皮,没有任何特殊。他翻开书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关于古典密码和早期计算机加密技术的专业内容。
【深度扫描书页内容……检测到异常。在第147页与第148页之间的装订缝隙中,发现微米级厚度的聚合物夹层。夹层内嵌有非标准数据存储单元,能量签名与标记同源。】系统的提示再次响起。
找到了!
林风不动声色地合上书,手指在书脊上轻轻摩挲,一丝微不可查的幽能渗透进去,如同最精细的钥匙,触发了那个隐藏的数据单元。
没有光芒闪烁,没有声音响起。只有一股极其细微、经过高度加密的数据流,顺着他的幽能,悄无声息地流入了他脑海中的系统接口。
【接收到加密数据包。开始破译……消耗积分:10。】
【破译完成。内容如下:】
【身份确认:解密者(外围信使)。】
【信息:】
*** 1. ‘观测者’内部清理程序目标已确认部分身份,涉及高层,动荡加剧。利用此间隙。
*** 2. ‘远星号’部分未公开资料封存于市图书馆地下密档室(需特定权限)。关键线索可能指向其最后航行的真实目的及货物清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的我回地球当外卖小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的我回地球当外卖小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