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催更,来更新!)
凌默抬起头,赵院士、李教授等人也纷纷侧目,原本专注的神色里多了几分愠怒
——刚才正讲到“泥板文献与病毒应对”的关键处,
这一撞,思路都被打断了。
几位大佬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神里满是不满,尤其是陈教授,手指还停在资料页的关键段落上,嘴角抿成了一条直线。
但他们终究是有素养的学者,没当场发作。
周教授最先起身,走到门口,看着门外挤得满满当当的学生,又看了眼地上的水渍,无奈地叹了口气:
“同学们,不是我们不让你们听,只是今天讨论的内容,涉及太多跨学科的深层逻辑,你们目前的知识储备还跟不上,就算听了,也很难理解核心。”
他顿了顿,语气软了些:
“以后有适合你们的公开讲座,我一定提前通知大家。
现在先散了吧,别影响我们继续讨论,好吗?”
门外的学生们瞬间蔫了。
林小雨耷拉着肩膀,手里的笔记本还停留在“共生驯化”那页,连笔都没力气握;
王磊推了推眼镜,看着教室里重新坐下的众人,心里像空了块地方——
刚才那短短几十分钟的震撼,已经让他觉得收获满满,可错过后面的细节,又像是错过了好几个亿。
姜砚最后看了眼教室里的凌默,见他已经重新拿起资料,和赵院士低声交谈起来,只能咬了咬唇,跟着人群慢慢往后退。
走廊里的人渐渐散去,有人还在小声嘀咕:
“早知道刚才不挤了,也不会撞开门……”
“太可惜了,就差一点就能听到细节了!”
直到走廊恢复安静,教室里的讨论声才重新响起,只是这次,周教授特意走到门边,轻轻把门关严了。
门外,姜砚站在楼梯口,回头望了眼紧闭的教室门,悄悄把笔记本里的“曾老师”三个字,又描粗了一遍——
下次,她一定要抓住能光明正大听他讲课的机会。
张帆、林小雨、王磊和姜砚蔫头耷脑地回到之前讨论课题的教室,
一进门,张帆就把手里的资料往桌上一摔,懊恼地抓了抓头发:
“太可惜了!就差一点点!
刚才要是没有人撞门,说不定还能多听几句曾老师讲泥板文献的细节!”
林小雨坐在椅子上,胳膊撑着桌子托着脸,手里的笔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圈:
“我还等着听李教授那个病毒实验怎么设计呢,之前就听说他们实验室有古代病毒样本,这下全错过了,心里跟猫抓似的!”
王磊推了推眼镜,翻着自己刚才记的“共生驯化”笔记,眉头皱得紧紧的:
“最难受的是,我刚琢磨出‘非洲部落肠道菌群和作物适配’的苗头,正想听听曾老师怎么说,结果就听不清了!
现在满脑子都是疑问,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
姜砚没说话,只是靠在窗边,手里攥着那个画满圈的笔记本,指尖反复摩挲着“泥板文献”“卫生法令”这几个零星记下的词。
刚才凌默说的那句“清理街道污水的法令背后是应对病毒”,像颗种子埋在她心里,可偏偏没听到后续,让她心里空落落的,比没听开头还难受。
“你们说,曾老师后面还会讲什么啊?”林小雨突然抬头,眼里满是好奇,“会不会还有比‘共生驯化’更颠覆的思路?”
张帆叹了口气:
“谁知道呢!不过能听到前面那些,已经比其他同学幸运多了——
就是这种‘听了一半’的感觉,太折磨人了!”
王磊也跟着点头:
“要是周教授真能组织公开讲座就好了,到时候咱们一定提前占座,哪怕坐在地上听都愿意!”
姜砚这才开口,声音轻轻的:
“一定会有的。”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默默盼着——
下次再见到曾老师,一定要把今天没问出口的疑问,全都弄明白。
张帆几人还在教室里懊恼,教室门突然被推开,之前挤在走廊里的几个学生探头进来,一脸急切地问:
“张帆,你们跟那位‘曾老师’熟,他到底是谁啊?讲课也太牛了吧!”
“就是啊!”
另一个戴耳机的男生赶紧凑过来,满脸可惜,
“我就听懂个‘肠道菌群影响文明’,都觉得脑子不够用,你们居然还听到了‘泥板文献’,太羡慕了!”
张帆叹了口气,往旁边挪了挪,让他们进来:
“他叫曾阿牛,平时跟我们一起上历史课,谁知道他学术这么厉害,连赵院士都喊他老师!”
这话一出,进来的学生们更震惊了,纷纷围着他们追问细节。
有人拍着大腿说:
“早知道我之前就不玩手机了,刚凑过去就只听到‘共生驯化’,后面全没听清!”
还有人懊恼地说:“我刚才还录了音,结果撞门那一下,后面全是杂音,现在听着录音里模糊的声音,更难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露脸电台主播,全网都在找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露脸电台主播,全网都在找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