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您客气了,这是我该做的。”陈默笑着把笔记本收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这是我的电话,后续补贴到账了,或者养殖上有啥问题,您直接给我打电话就行,不用再跑一趟。”
农户小心翼翼地把名片揣进怀里,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转身去窗口交材料时,脚步都轻快了不少。陈默站在原地,看着农户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意——那是一种“帮人解决问题后”的踏实和满足。
李泽岚站在大厅门口的柱子后面,看着这一幕,没有上前打扰。他知道,自己在阳山的“痕迹”,不用刻意留下什么,只要陈默能带着这份“踏实劲”走下去,那些他牵挂的百姓、在意的工作,就不会走偏。
离开政务大厅时,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阳光洒在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上,落下长长的影子。李泽岚沿着街道慢慢走着,路过一家杂货店时,店主王婶笑着跟他打招呼:“李县长,您这是去哪儿啊?上次您帮我协调的货拉拉,真是太方便了,现在进货比以前省了一半时间!”
“王婶,您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李泽岚笑着回应,“最近生意怎么样?”
“好着呢!多亏了您搞的那个产业合作社,我儿子在合作社养的鸡,卖得可好了,这不,我也跟着沾光,店里的生意都比以前好不少!”王婶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李泽岚跟王婶聊了几句,继续往前走。一路上,不断有老百姓跟他打招呼,有的说“谢谢县长修的路”,有的说“合作社的分红拿到了”,每一句问候,每一个笑脸,都像一颗石子,落在他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他忽然明白,不管是去张北还是留在阳山,仕途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往上走”,而是“往下沉”——沉到老百姓中间,解决他们的烦心事,让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才是苏晴父亲没明说,却一直教他的道理;也是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必须守住的本分。
回到办公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李泽岚打开台灯,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两件事:
1. 十月中旬:完成民生项目验收,确保农户满意度100%;
2. 验收后:对接周明,赴石家庄面谈,实地考察张北县。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