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加班写调研报告,把李家坳修路前后的变化、经济效益对比详细列出,又分析了红果村修路后的市场前景。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我仿佛看到红果村的苹果顺着新修的水泥路运往全国各地,村民们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一周后,当我把调研报告交给谷书记时,他惊讶于我对乡情的熟悉程度。“才来半个月,就对红果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不错不错。” 谷书记满意地点头,“这份报告很有说服力,我会提交班子会讨论,争取把红果村的路纳入今年的修路计划。”
走出书记办公室,我站在走廊里望着窗外的垂柳,枝条已经抽出嫩绿的新芽。手里的《青石乡乡情概览》被翻得有些卷边,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从行政村数量到耕地面积,从特色产业到基础设施,每个数据都烂熟于心。我知道,熟悉情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这些数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像在李家坳那样,为更多村庄带来改变。
下班时,夕阳把办公楼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我掏出手机给王书记发了条短信:“王书记,我已经熟悉了乡里的基本情况,红果村的路可能有希望修了。” 很快收到回复:“好小子,到了乡里还惦记着村里的事,不愧是咱李家坳走出去的娃!”
握着手机,我心里充满了力量。从李家坳到青石乡,舞台变大了,责任也更重了。但无论在哪个岗位,熟悉情况、了解需求都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就像修路要先勘察地形,打井要先了解水源,只有扎根基层,才能长出参天大树。我的乡镇工作生涯,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