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风雪越发凛冽,李砚的营地却越发兴旺。新征服的秃鹫部帐篷被重新排布,与原有营地连成一片,炊烟袅袅,人声鼎沸,竟有了几分小城池的气象。李砚坐在新搭建的议事帐内,看着案上铺开的简陋地图——上面用炭笔标注着已征服的部落和待征伐的目标,密密麻麻,像一张正在扩张的网。
“照这个势头,开春前,就能统一东部草原了。”李砚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狼居胥山”,那是草原东部的象征,也是他下一步的目标。
他能进展如此之快,军功制功不可没。
这制度说穿了就是“抄作业”——抄秦朝的“军功爵制”,再结合草原部落的习性稍作修改。杀敌一人,赏粮食十石;斩将一首,赏牛羊百头;攻破部落,参与者按战功分战利品,最勇猛者可获“百夫长”“千夫长”之位,管辖俘获的部众。
“点数官,报今日战功。”李砚对着帐外喊道。
两个精瘦的汉子应声而入,手里捧着用兽皮制成的“战功簿”,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记着名字和杀敌数。这两人是从大周俘虏里挑出的识字者,专门负责记录战功,确保公平。
“回神使,昨日攻伐‘黄羊部’,神卫营共斩敌三百二十七人,俘敌五百一十三人,缴获牛羊两千头。其中,千夫长巴特尔斩敌十一人,获首将首级;百夫长阿古拉率部先登,攻破营门……”
点数官高声念着,帐内的将领们个个屏息凝神,眼神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这些战功,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赏赐和地位,是草原汉子最看重的荣耀。
“巴特尔,赏牛羊两百头,赐‘射雕手’称号,部众扩编五十人!”
“阿古拉,赏粮食五十石,升为千夫长!”
“其余将士,按战功分赏,今日午时发放!”
李砚的声音清晰有力,每念到一个名字,对应的将领便单膝跪地,高声领命,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红光。这种“付出即有回报”的制度,像一剂强心针,让整个神卫营的战斗力飙升。
“还是这招管用。”李砚心里暗笑。他没学过什么复杂的治军之道,却明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草原人直肠子,你给够好处,他们就敢为你拼命。空间里的粮食、物资堆积如山,正好用来做这个“饵”。
分发赏赐时,营地广场上排起了长队。战士们拿着点数官开具的“战功票”,兑换粮食、布匹、牛羊,脸上的笑容比冬日的阳光还要灿烂。老人们看着自家儿子、孙子领回的赏赐,对着李砚的帐篷连连叩拜;孩子们则围着满载而归的战士,兴奋地呼喊着。
“跟着神使,有肉吃,有荣耀!”这样的话语,在营地四处流传,比任何教义都更能凝聚人心。
除了军功制,李砚还开始模仿匈奴的“分封制”,只是暂时未敢用“左右贤王”这样的名号,而是先设“东、西、南、北”四营,各由一名得力的千夫长统领,分管不同方向的征伐和防御。
“木合亚,你领东营,镇守黑风山方向,防止大周边军异动。”
“巴特尔,你领西营,继续向西推进,目标‘野狼部’。”
“阿古拉,你领南营,收拢散落在南部的小部落,扩充兵力。”
“蒙克,你领北营,警戒草原深处的‘金帐部’,不可轻易开战。”
四名校尉领命而去,个个精神抖擞。这种“分封”虽然权力有限,却让他们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李砚知道,现在还不是真正分封的时候。他的势力还不够稳固,一旦给予过大的权力,很容易滋生野心。他要做的,是先让这些人在征战中证明自己,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的恩赐。
议事结束后,李砚没有回帐休息,而是翻身上马,带着玄风,去工匠营查看新打造的兵器。
工匠营如今已有上百人,一半是大周工匠,一半是草原铁匠,在充足的铁料和粮食供应下,效率极高。此时,广场上正摆放着一排排新打造的长矛、弯刀和皮甲,甚至还有几架简易的投石机——这是李砚根据前世记忆,让工匠们尝试制作的。
“神使,您看这杆长矛。”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周工匠捧着一杆长矛上前,脸上带着邀功的笑容。这杆长矛比之前的更粗更长,枪头用百炼精钢打造,闪着寒光,枪杆缠了麻绳,握着更稳。
李砚接过长矛,试着挥舞了几下,分量十足,却也趁手。“不错,就按这个标准打造,给神卫营的精锐都配上。”
“谢神使!”老工匠喜滋滋地退下。他原本是青平城的铁匠,被草原部落掳掠而来,受尽折磨,是李砚给了他安稳的生活和充足的材料,让他重拾手艺,如今早已对李砚死心塌地。
李砚看着广场上忙碌的工匠,心里很是欣慰。这些人是他未来发展的基石——没有足够的兵器和物资,再勇猛的战士也打不了硬仗。他甚至开始让工匠们尝试打造马镫——这东西看似简单,却能极大地提升骑兵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是他从电视剧里学来的“杀手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荒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荒是不可能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