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山深处,那与世隔绝的秘密基地内,炉火日夜不熄,锤声隆隆,间或夹杂着沉闷的、远超寻常火药包爆炸的巨响,震得山壁微颤,鸟雀惊飞。一股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力量,正在这隐秘的巢穴中加速孕育、成长。
新式颗粒火药的威力,经过安道全不懈的调试与改良,已趋于稳定,爆燃迅猛,烟尘锐减。孟康、汤隆依据王凌峰那跨越时代的粗略构想,在无数次失败与炸膛的风险中,艰难地摸索着金属铸造与加工的极限。虽然距离真正可靠的火炮尚有距离,但一些雏形装置已能勉强将实心铁球或霰弹轰出惊人的距离,其声威远非床弩可比。单兵使用的火铳、改进的震天雷、乃至试验性的多管火箭匣(“一窝蜂”的原始形态)也开始小批量试制。
军工的飞跃,带来的是对原料的巨量消耗,尤其是硝石与硫磺。石秀掌控的“南丰行”商队,活动愈发频繁,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将一车车至关重要的“石头”和“矿粉”源源不断地输入芒砀山。如此大规模、定向的采购,即便伪装得再好,也难免引起外界有心人的注意。
这风声,终于透过层层阻隔,传入了一个特殊人物的耳中。
凌州,官军大营。
一位身着中级军官制式铠甲,却面有郁结之色的将领,正对着一份模糊不清的密报,怔怔出神。他年约三旬,面容精悍,眉宇间却有一股不得志的落寞,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案几,案上放着一本翻得卷边的《火攻挈要》。
此人姓魏,名定国,官拜凌州团练使,善用火器,熟稔火攻之法,于军中颇有微名,人称“神火将”。
然而,近年来,魏定国却深感憋闷。朝廷武备废弛,对火器这等“奇技淫巧”并不重视,拨付的经费少得可怜,优质的硝石硫磺更是被东京的将作监和道观垄断。他空有抱负和技艺,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摆弄些老旧的火箭、火鸦,难以寸进。更因他痴迷火器,不擅钻营,在官场上颇受排挤,郁郁不得志。
这份密报,来自他一位在济州府衙任职的旧友,信中语焉不详,只隐约提及近期市面上优质硝磺流向异常,似与梁山贼寇有关,更隐晦提到梁山似乎也在“捣鼓火器”,威力惊人云云。
“梁山……火器?”魏定国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一群草寇,焉能懂得火攻之妙?竟还能弄到大量硝磺?”
他本不以为意,只当是谣言。但接连数日,又有零星类似的消息传来,甚至有人言及曾远远听到梁山方向传来“天雷”般的巨响,非同凡响。
魏定国坐不住了。他毕生心血倾注于火器,对此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与敏感。若梁山贼寇真在火器上有所建树,甚至能搞到大量紧缺的原料,这对他而言,无异于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更是一种巨大的、难以抗拒的诱惑!
“莫非……梁山泊中,竟有精通此道的高人?”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
犹豫、挣扎、对朝廷的失望、对自身前程的迷茫、以及对火器技艺近乎痴狂的追求,最终压倒了对“贼寇”的偏见与恐惧。
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去梁山泊走一遭!不是征剿,而是……探查,乃至,若有可能……
数日后,凌州团练使魏定国,以“巡边勘察”为名,只带了数名绝对心腹的亲兵,换上便装,悄然离开驻地,一路向梁山泊方向行去。他们避开官军哨卡,扮作行商,小心谨慎。
越是靠近梁山势力范围,听到的传闻便越是具体、越是惊人。
有渔民信誓旦旦地说见过梁山“妖道”作法,掌心雷一响,礁石崩裂;
有行商窃窃私语,言梁山出一种“神火飞鸦”,能飞数百步,落地焚毁一切;
甚至有小道消息称,梁山破高俅,靠的便是一种能“声震十里、糜烂数丈”的“轰天雷”……
这些传闻经过口耳相传,早已夸张变形,光怪陆离,但核心却指向一件事:梁山确实掌握着某种威力巨大、远超当前时代普遍认知的火器或类似技术!
魏定国听得心痒难耐,又惊疑不定。
这一日,他们行至梁山泊外围一处集镇,正在茶棚歇脚,暗中打听。忽见一队车马经过,押车之人精悍沉稳,车辆沉重,以油布覆盖,却有淡淡的、魏定国极其熟悉的硝磺气味隐约飘出。
“是上好的硝石!”魏定国心中剧震,几乎要脱口而出!这等品相的硝石,是炼制强效火药的极品,他在军中苦苦求索而不可得!梁山贼寇竟能如此大批量运输?
他按捺住激动,示意一名亲兵尾随探查。亲兵回报,那车队进入了梁山控制的水域,消失不见。
魏定国再无怀疑!梁山泊确有秘密!确有高人!确有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然而,如何接触?如何取信?他毕竟是朝廷军官,贸然前往,岂非自投罗网?
正当他踌躇之际,茶棚另一角,一个看似普通的商旅之人,却将魏定国一行人异常的举动和关注点,尽收眼底。此人,正是石秀布下的众多眼线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