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杨康与穆念慈并肩而行。
再次踏入第二间石室。
石室幽深。
壁上刻着四个苍劲大字:吴钩霜雪明。
字迹如刀削斧凿。
透着一股凛冽寒意。
仿佛能将空气冻结。
杨康目光扫过。
嘴角微扬:“这剑法倒有几分意思。”
他伸出食指。
轻轻触碰石壁。
指尖传来刺骨的冰凉。
仿佛与千年前的剑意共鸣。
穆念慈静立一旁。
眸中闪过一丝明悟:“吴钩霜雪明。
讲究的是快、准、狠。
于霜雪之中取敌首级。
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剑法。”
她手腕微转。
模拟剑招。
衣袂无风自动。
二人都是剑道高手。
短短一个时辰内。
便将这门剑法的精髓融入自身体系。
杨康演练几式。
剑光如霜。
寒气逼人;穆念慈则以柔克刚。
将剑意化为绵里藏针。
石室内剑气纵横。
却始终收敛于方寸之间。
离开第二间石室。
他们步入第三间。
这里记载的是“十步一杀”剑法。
壁上刻画着凌厉的剑招轨迹。
杀气扑面而来。
杨康细细观摩。
赞道:“十步一杀这门剑法杀气凛然。
适合近身搏杀。”
他随手一比。
指尖真气迸发。
在空气中划出尖锐的嘶鸣。
穆念慈却微微摇头:“不过这门剑法只是后人自己意会战国时期的剑法罢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剑法。
多以破阵为主。
讲究大开大合。
而非这种江湖拼杀的技巧。”
她轻抚石壁。
眼中带着几分惋惜。
她身怀越女剑法。
对古剑法有独到见解。
轻声道:“那个时代的剑客。
往往需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剑法更重气势。
这门十步一杀虽凌厉,却少了那份心气。”
杨康点头赞同:“师妹所言极是。
我们所学当以古鉴今取其精华。”
二人走走停停。
第一天便参观了五间石室。
每间石室中的武功。
他们或长或短便能融会贯通。
长则一两个时辰。
短则一刻钟两刻钟。
便如饮水般轻松吸收。
石室中的武功越来越精深。
从剑法到内功。
从拳脚到奇门。
包罗万象。
杨康与穆念慈凭借超凡的资质与三世积累。
一路高歌猛进。
仿佛在翻阅一部武学史诗。
一个月后。
他们终于来到第二十四间石室。
这间石室与众不同。
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蝌蚪文。
唯有一句“白首太玄经”清晰可见。
字迹古朴苍凉。
石室中央。
龙岛主与木岛主盘膝而坐。
见杨康与穆念慈联袂而来。
二人起身相迎。
龙岛主指着壁上文字道:“杨居士、穆尊主。
你们看!这是前人对蝌蚪文的注解。
这边是我们兄弟二人新增的注解。
我们钻研多年。
却始终无法参透其中奥秘。”
他的声音沙哑。
透着不甘。
杨康随意扫了一眼。
问道:“龙岛主。
你们看这些注解看了这么多年。
看出什么来了吗?”
龙岛主微微一愣。
苦笑道:“这间石室全由蝌蚪文所写。
我们连文字都未完全破译。
更别提练成这门武功了。”
他抬手摩挲着墙壁。
指尖因常年摸索而粗糙不堪。
杨康目光深邃。
看向满墙蝌蚪文。
昨夜。
他已将练成太玄经的窍门告知穆念慈。
此刻由她护法。
他开始破解奥秘。
穆念慈悄然移至石室入口。
袖中真气暗涌。
形成一道无形屏障。
以杨康对真气的精妙掌控。
他轻易在丹田中模拟出蝌蚪状的真气团。
顺着石壁文字的排列。
无数真气蝌蚪在经脉中游走。
如鱼得水。
发出细微的嗡鸣。
龙木二位岛主屏息凝神。
眼中尽是震撼。
随着真气游走。
杨康惊叹于太玄经的神奇。
他拥有百脉具通之体。
根骨资质冠绝世间。
三宝如意诀更是三世积累的结晶。
即便如此。
体内许多阴脉仍无法利用。
而太玄经却能让真气游走奇经八脉、十二主脉及诸多隐脉。
更似撬动天地灵力。
每运转一周天。
便有精纯灵力涌入体内。
化作澎湃真元。
杨康兴趣大增。
一连搬运三个周天。
只觉真气澎湃。
增长明显。
他收功睁眼。
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对穆念慈道:“师妹,你也试试!”
穆念慈点头。
在杨康护法下开始运功。
她的内功修为虽略逊杨康半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