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春城的街道还浸在一层淡淡的薄雾里,青石板路被晨露打湿,踩上去能听见细微的“沙沙”声。沐熙提着裙摆,脚步轻快地穿过街角,熟悉的“熙和堂”三个字在晨光中渐渐清晰,朱红色的牌匾带着几分温润的光泽,是她许久未曾触碰的安稳。
这段时日,她先去了青州,回来又到了收花的季节,她事事亲力亲为,几乎抽不出半点空闲回熙和堂。好在有于大夫坐镇,这位经验老道的医者性子沉稳,医术也扎实,倒也能稳住堂内的日常诊疗。可即便如此,每次于大夫写信与她沟通堂中事宜时,总会提上一句“不少老主顾念叨着沐大夫何时归来”,或是“有些皮肤顽疾,病人执意要等沐大夫亲自看诊”。
昨日在护理小院给杨舒雅她们护理完皮肤以后,沐熙又去看了看护理小院的一些情况。然后杨舒雅兴致颇高,拉着沐颜她们要留在小院住下,叽叽喳喳聊到深夜。今日天不亮,沐熙便醒了,洗漱过后,自己则揣着一串沉甸甸的钥匙,直奔熙和堂而来。
推开熙和堂的大门,一股熟悉的药香扑面而来,混合着淡淡的草木气息,瞬间抚平了她连日来的疲惫。守夜的伙计见是沐熙,惊喜地迎了上来:“沐大夫,您可算回来了!”
“刘叔,辛苦你了。”沐熙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堂内。此时时辰尚早,堂中就只有几个伙计在打扫卫生,沐熙让陈松过来,让他一会儿去护理小院那边送沐颜她们几个回陈家村去,顺便去将工坊里的玫瑰花露运一点过来。陈松答应,安排好伙计们的工作以后他便驾着马车去了护理小院。于大夫正坐在诊桌后,翻看医书,听见动静抬头一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熙丫头回来了,这段时间可累坏了吧?”
“还好,于伯。”沐熙走过去,给自己倒了杯温水,“花田那边总算走上正轨了,花露胭脂他们也会做了,往后我就能多来堂里坐诊了。”
说话间,几个早来的客人已经围了过来,都是些熟面孔。“沐大夫,您可算回来了,我这脸反反复复痒了快半个月,于大夫开的药吃了也没太见效。”一个中年妇人上前,脸上带着明显的红斑和抓痕。
沐熙让她坐下,仔细查看了她的皮肤,又问了症状和饮食作息,随后提笔开了药方:“你这是湿热郁结,之前的药方偏温和,我给你加两味清热利湿的药,外用的药膏也换一种,记得忌辛辣油腻,多喝些绿豆汤。”
接着又看了几个病人,有长湿疹的孩童,有痤疮严重的少年,还有皮肤干燥脱屑的老者。沐熙耐心细致,一一问诊、查体、开方,言语温和,条理清晰,看得出来的病人都安心不少。
忙到辰时过半,堂内的病人渐渐少了。于大夫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笑道:“还是你在这儿,病人更放心。我去后院看看药材,你先歇会儿。”
沐熙点点头,走到柜台后坐下。柜台上堆着一摞账本,是这一个月熙和堂的收支记录。她拿起账本,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一笔一笔仔细查看。药膏的售卖情况还有一些药材的进价、售价,诊疗费的收入,记录得都很清晰,是陈言的笔迹,工整利落。
正看到上个月的进药记录时,堂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伴随着丫鬟们清脆的说话声。沐熙抬眼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锦缎衣裙的女子走了进来,身姿窈窕,面容姣好,只是眉宇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愁绪。她身后跟着四五个丫鬟,个个衣着光鲜,手里提着包袱、一看便知身份不凡。
守在门口的伙计连忙迎上去,脸上堆着客气的笑容:“这位夫人,请问您是要买药膏,还是要找大夫看诊?”
女子并未开口,她身边一个穿青色比甲、看起来像是管事丫鬟的女子上前一步,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疏离:“我们不是来买药膏的,是想找一下沐熙沐大夫,我们家主人身子不适,听闻沐大夫医术高明,特意前来求诊。”
沐熙闻言,从柜台后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素色襦裙,走上前道:“我就是沐熙,不知夫人哪里不适?”
管事丫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料到这位声名在外的沐大夫如此年轻。她连忙敛了神色,对着沐熙福了一礼:“原来是沐大夫,失礼了。我们家夫人身子有些隐疾,不便在大堂细说,不知可否找个安静的房间,让您为夫人仔细看看?”
“自然可以。”沐熙颔首,转头对一旁的伙计道:“阿明,带这位夫人和姑娘们去后院的休息室,再沏一壶清茶送来。”
“好嘞,沐大夫。”阿明应了一声,对着那女子做了个“请”的手势,“夫人,这边请。”
女子微微点头,示意身后的丫鬟们跟上。沐熙跟在她们身后,穿过大堂侧面的月亮门,走进后院。后院种着几株玉兰,此时正是花期,洁白的花瓣缀满枝头,散发着清雅的香气。休息室就在玉兰树旁,陈设简洁雅致,一张八仙桌,几把椅子,角落里还放着一张软榻,倒是个适合问诊的安静去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