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
阳光穿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洒在英伟达公司总部那标志性的、充满了未来感的中庭里。
黄仁勋正穿着他那身永恒不变的黑色皮衣,站在自己帝国的顶层,享受着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多年前,当红旗集团以一种近乎于吞噬一切的姿态,整合了全球半导体产业时,无数枭雄要么被碾碎,要么被收编。
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也未能幸免。
但与其他人的结局不同,他获得了一份特殊的优待。
何维,那个如同神明一般俯瞰着整个行业的男人,在完成了对英伟达的绝对控股后,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种“控股而不干涉”的特殊模式。
他保留了英伟达的独立品牌和运营团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和重组。
甚至在一次简短的视频会议上,他对黄仁勋只说了一句话:“做你擅长的事,钱和资源,都不是问题。”
这句承诺,如同解开了束缚在猛虎身上的最后一道枷锁。
黄仁勋是一个天生的、嗅觉极其敏锐的商业捕食者。
在摆脱了上市公司财报和华尔街短视的压力,并且获得了红旗集团近乎于无限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后,他压抑已久的野心,开始疯狂地滋长。
在红旗的庇荫下,他带领着英伟达,将【盘古】系列GPU的性能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从游戏显卡到专业图形工作站,他几乎吃尽了PC时代最后一块,也是最肥美的一块图形市场红利。
英伟达的绿色LOGO,成为了性能和品质的代名词。
公司的市值,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成为红旗集团庞大商业版图中,一颗耀眼却又独立的“明珠”。
但黄仁勋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他是一个真正的技术远见者。
早在所有人还沉醉于用GPU来渲染更逼真的游戏画面时,他就敏锐地洞察到了GPU那庞大的并行计算核心之下,所蕴藏的、一种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图形,只是一个开始。”
在一次内部的研发会议上,面对一群专注于像素和光影的工程师,他第一次提出了那个颠覆性的想法。
“成千上万个核心,它们不应该只用来计算光线会如何反弹。它们应该被用来计算任何东西!天气、基因、股票,甚至是智慧本身!”
这个想法在当时,显得如此惊世骇俗,以至于遭到了公司内部几乎所有元老的反对。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会耗尽公司资源、却看不到短期回报的疯狂赌博。
但在红旗集团的“放养”模式下,黄仁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独断专权。
他顶住了所有的压力,调集了公司最精锐的软件工程师,启动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毫不起眼,却在日后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项目——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CUDA的诞生,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它让开发者第一次可以绕开复杂的图形接口,直接调用GPU那恐怖的并行计算能力。
这把钥匙,让英伟达的GPU,从一个只能渲染画面的“艺术家”,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进行通用科学计算的“超级计算机核心”。
全球各大高校的实验室里,那些最早研究深度学习的科学家们,惊喜地发现,用一块英伟达显卡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的速度,竟然比用一整台小型机服务器还要快上百倍。
一个全新的时代,被悄然开启。
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
斯坦福、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
所有走在人工智能研究最前沿的机构,都成了英伟达最忠实的客户。
黄仁勋的名字,也开始与“人工智能”这个词,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他站在无数次技术发布会的舞台上,依旧是那身标志性的皮衣,但他的演讲内容,早已从游戏帧率,变成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和通用计算。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的,不再仅仅是一家成功的游戏显卡公司。
这是一张通往未来的船票。
一张足以让他,和那个远在东方的何维,平起平坐的船票。
野心的火焰,一旦被点燃,便再也无法熄灭。
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被圈养”的、偏安一隅的游戏霸主。
他开始频繁地出入华尔街,与那些最顶级的投资银行家们觥筹交错。
他开始在公开场合,巧妙地向外界传递一种英伟达独立自主的信号。
在一次备受瞩目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当一位来自高盛的分析师,问及英伟达与红旗集团的关系时,黄仁勋对着话筒,说出了一段精心准备好的话。
“红旗集团是我们重要的股东和合作伙伴,”他先是给予了礼貌性的肯定,随即话锋一转,“但英伟达的灵魂,永远属于创新。我们的未来,在于构建一个独立、开放、服务于全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计算生态。我们欢迎任何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这个伟大的愿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