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罗米修斯-2号”卫星那场堪称神迹的“太空手术”,通过全球直播,变成了一枚引爆全球科技界和商业界的深水核弹,其后续的连锁反应,比何维预想中还要剧烈百倍。
直播结束后的第一个小时,红旗航天的官方网站再次因为瞬时访问量过载而陷入瘫痪。
但这一次,涌入的不再仅仅是寻求“拼车”发射服务的小客户。
全球顶级的卫星运营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
这些过去与美国航天巨头深度捆绑、对红旗航天始终抱持着观望甚至敌意的行业寡头们,史无前例地、不约而同地向红旗航天发来了措辞谦卑而急切的最高级别联络请求。
他们的诉求只有一个:寻求“太空资产在轨保障”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这些商业巨鳄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那场直播的含金量。
“在轨维修”,意味着他们未来可以大幅降低因为卫星故障而造成的巨额损失。
“在轨延寿”,意味着他们可以榨干每一颗卫星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将原本五到十年的运营周期,延长到十五年甚至更久。
“在轨升级”!
这个由何维在后续的技术白皮书中“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概念,更是让他们彻底疯狂!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更换载荷模块,让一颗十年前发射的老旧卫星,具备最新的通信能力,从而省下数十亿的更新换代成本!
这是一个全新的、价值万亿的蓝海!
而开启这片蓝海的唯一钥匙,就掌握在那个年轻的中国人手中。
华盛顿的禁令?
美国国家安全的壁垒?
在足以改变整个行业生存逻辑的、绝对的商业利益面前,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脆弱和可笑。
资本是没有国界的,更没有所谓的忠诚。
仅仅一周之内,红旗航天就收到了总价值超过三百亿人民币的“在轨服务”意向合同!
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单纯靠卖火箭票所能带来的营收!
“自由天空联盟”的成员们,惊恐地发现,他们所面临的,已经不再是“低端市场”被蚕食的问题了。
红旗航天,正在从一个“火箭运输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整个太空产业的“物业”、“管家”、“医院”和“银行”!
他们不仅掌握了唯一的“电梯”,更开始定义整栋“大厦”的运行规则!
而他们,这些曾经的“大厦业主”,如今却被彻底地关在了门外,甚至连进入大厦的资格也失去了。
……
弗吉尼亚州,ULA总部。
“三叉戟”计划的最高决策会议上,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的铅块。
项目总工程师正在PPT上,激动地展示着“三叉戟”第一级引擎集群的最新热试车数据,其恐怖的推力参数,的确是【神行者】的两倍以上。
然而,在座的所有CEO们,脸上却没有一丝兴奋的表情。
他们的目光,都空洞地望着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公司那断崖式下跌的股价曲线。
“所以,我有信心,”总工程师激情澎湃地做着总结,“只要再给我们十八个月和五十亿美元,‘三叉戟’一定能成功首飞!届时,它将成为这个星球上运力最强的火箭,将美国的力量,再次投送到太阳系的任何一个角落!”
掌声,稀稀拉拉。
ULA的CEO哈里森·斯科特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停下了。
“博士,你的技术报告很精彩。”斯科特的声音,干涩得如同沙漠里的风,“但我想问一个与技术无关的问题。”
他抬起头,环视着自己这些同样满脸颓丧的“盟友”。
“就算我们的‘三叉戟’成功了,又能怎么样呢?”
“是的,它很强大,可以把NASA的火星车一次性扔到火星。但代价呢?一次发射的成本,初步估算不会低于五亿美元!”
“而我们的对手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栗,“他可以用十分之一的成本,先把他的火星车拆成十个模块,用他的‘太空出租车’,一个一个地送到他的‘太空母港’里。然后在那里,像搭乐高积木一样,不慌不忙地组装、测试、加满燃料,最后再用一艘可以重复使用的‘太空拖船’,把它轻松地推向火星!”
“我们的‘一次性超级烟花’,和他们那个‘可重复使用的星际运输体系’相比……”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听懂了那未竟之语。
这,是战略思想上,整整一个维度的代差!
“最可怕的是,”波音的穆伦伯格接过了话头,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甚至已经开始用那个‘天梯’前哨站,直接赚钱了!赚得盆满钵满!拯救一颗卫星,就入账五千万!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当在轨加注、在轨升级业务全面展开后,天知道那会是多大的一个市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