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宜没有回家。
当晚,实验室三层小楼里,只有她办公室的灯,彻夜通明。
她面前,是那座如同山一样,散发着油墨和旧纸张味道的资料堆。
德文,英文,俄文。
每一个字母她都认识,但当它们组合成“超高频淬火”、“非晶态合金”、“伺服反馈系统”这些专业术语时,就变成了她最熟悉的陌生人。
她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德汉词典,和一个俄语词典。
她的工作方式,笨拙,却异常专注。
她先把所有资料按照语言分类。然后,一本一本地啃。
看到一个不懂的专业名词,就在词典里查。
查到了,就在笔记本上记下。
一个晚上过去,她只翻译整理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德文资料,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名词解释。
她喝着早已冰凉的茶水,揉着酸胀的眼睛,困意像潮水一样涌来。
但她没有停下。
她知道,这是何维给她的第一个考验。
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她就没资格留在这个地方,更没资格当他的助理。
那股不服输的劲,支撑着她。
第二天,何维来到办公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林秋宜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长发也有些凌乱,她的面前,摆着十几个喝空了的茶杯,桌上堆满了草稿纸。
但她的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她的眼神,依旧明亮而倔强。
“感觉怎么样?”何维平静地问。
“没问题,何组长。”林秋宜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坚定,“今天晚上之前,我一定能完成。”
何维看着她,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他要的,就是看她的态度,看她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她会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
很显然,这个女孩子,比他想象的还要坚韧。
林秋宜以为何维走了,便继续埋头苦干。
但到了下午,当她感觉自己的大脑快要变成一团浆糊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开了。
何维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薄薄的,用打字机打出来的本子。
他把本子放在林秋宜面前。
“看看这个,也许对你有用。”
林秋宜疑惑地拿起那个本子。
打开第一页,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上面,竟然是一份“中、德、英、俄四国语言对照的机械工程核心术语词汇表”。
从材料学、机械原理、电子控制到液压传动,几乎涵盖了所有她遇到的生僻词汇。
而且,每一个中文词条下面,都清清楚楚地标注着它在另外三种语言中对应的单词和简写。
比如“圆锥滚子轴承”,下面就并列着德文的“Kegelrollenlager”和英文的“Tapered Roller Bearing”。
这份东西,简直就是为她现在的工作,量身定做的一把神兵利器!
“这……这是?”
林秋宜抬起头,震惊地看着何维。
“我熬夜整理的。”何维的语气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样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我不希望我的助理,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查字典这种重复劳动上。”
林秋宜拿着那个薄薄的本子,感觉它重若千斤。
她无法想象,要整理出这样一份涵盖了四国语言的专业词汇表,需要多么庞大的知识储备和工作量。
而他,竟然只用了一个晚上。
眼前这个少年的形象,在她心中,变得更加高深莫测。
她没有说任何感谢的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最好的感谢,就是用最完美的答卷,来回报这份信任。
有了这份“神器”,林秋宜的工作效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不再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查单词,而是可以触类旁通,快速地理解和归类。
她的思路被彻底打开了。
当天晚上十点。
当何维再次走进办公室时,林秋宜站了起来。
她那张略显疲惫的脸上,带着一种完成了艰巨任务后的光彩。
“何组长,我完成了。”
她把一摞整理得井井有条,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分类好的资料,放在何维面前。
然后,她又递上了一份厚厚的,用钢笔写得工工整整的报告。
报告的封面上,写着一行漂亮的字:《进口设备技术资料综合摘要报告》。
何维接过报告,坐了下来,一页一页地翻看。
他看得非常仔细,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林秋宜的心,又悬了起来。
这份报告,凝聚了她四十八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心血。
她不仅完成了翻译和归类,她甚至发挥了自己文科生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了每一台设备的设计理念和历史沿革。
在报告的最后,她还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疑虑。
终于,何维翻到了最后一页。
他合上报告,抬起头,看向林秋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