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杰一边在电脑前浏览剧本,一边与俞良交流对剧本的看法。
经过谈话,俞良发现刘俊杰本人与他预想的有所不同。
原以为这位资深导演会比较严肃,毕竟对方年纪不小了。
但没想到刘俊杰非常健谈,甚至有点话痨,还很快就亲昵地称他“阿良”。
其实这也更坚定了与对方合作的意愿,因为这也代表着刘俊杰好说话。
如果合作了,能省不少事儿。
同时他也得知了,目前刘俊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大陆,而且没有公司。
目前就是和各家公司合作拍戏。
这让俞良更有想法了。
如果能把刘俊杰拉来自己公司...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儿不能现在问,也不能急。
他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尤其是这部剧就是个很好的契机。
还是那句话,一步一步来。
随后他也不提这事儿,而是着重和对方谈《何以笙箫默》的剧本。
不过话又说回来,关于导演修改剧本的问题,俞良心里是不排斥的。
他从未指望完全按照原剧本拍摄,这根本不现实。
不单单是导演的问题,还有广电。
就这么说吧,广电就经常提出修改意见,即便剧本过审,完全按照剧本拍,那成片也可能需要调整。
然后就是导演或演员在拍摄过程中产生新想法,改戏加戏更是家常便饭,这都可能导致剧本变动。
俞良还听说过一个业内趣事。
某位编剧的剧本被老板相中,找导演拍摄。
可导演改了一稿,不过整体方向未变,但演员又要改,剧情又偏了。
但这还没完,送审被广电打回,再次修改。
最终成片与原始剧本几乎成了两个故事。
后来项目扑了,各方就开始互相甩锅。
编剧怪导演,导演怪演员,演员怪编剧。
以及所有人都怪审核。
这并非笑话,而是行业真实案例,而且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的。
当然,像俞良这样规模的项目可能不会如此夸张,大体框架应该能保持。
但这充分说明,完全按照过审剧本拍摄是不可能的。
喜欢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