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空本质的领悟如同在心湖中投下一颗巨石,涟漪尚未平复,凌天与苏清寒便感到一种更精微的“触觉”正在指尖苏醒。那不是力量,而是一种…明晰度。仿佛宇宙间那无数原本隐匿的、连接万物的丝线,此刻在他们感知中纤毫毕现。
“啧,”凌天忽然挑了挑眉,对着空无一物的舷窗外说道,“左边三度角,零点三光年外,有颗不太安分的小行星,大概…七十六小时十四分零八秒后,会有一颗彗星路过,引力扰动会让它偏离轨道,四百年后撞上那边一个刚萌芽的碳基文明摇篮星。”他挠了挠下巴,转头对苏清寒露出一个略带苦恼的笑容,“这感觉,有点像突然能看到所有多米诺骨牌倒下的轨迹,连第一块牌上的指纹都一清二楚。”
苏清寒正小心翼翼地用永爱之花的光芒“梳理”着舰船附近一些因之前战斗而略显紊乱的微观因果线,闻言不禁莞尔:“《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若是夫子见到你这般‘掐指一算’,怕是要皱眉了。”她手法轻柔,如同抚琴,那些紊乱的线条在她指尖下渐渐理顺,恢复和谐。“不过,能看到‘指纹’,总比瞎子摸象要好。至少我们知道该从哪里轻轻一推…”她指尖在某条极其细微的因果线上轻轻一触,“…才能避免那场无谓的撞击。”
星尘的合成音带着一丝无奈的幽默响起:“容我提醒二位,根据现有物理定律,远程观测尚可理解,但直接进行超光年尺度的因果干预…我的逻辑核心正在试图为这种行为建立新的数学模型,目前进度:卡在‘这不可能’与‘但确实发生了’之间的悖论区。”
“因果视觉”下的世界
随着这种“因果视觉”的稳定,他们眼中的世界彻底变了模样。每一个物体,每一个人,甚至每一段信息,都延伸出无数条或粗或细、或明或暗的“因果线”,连接着它的过去、现在与诸多可能的未来。
他们能看到凌天那柄桃木杖上,缠绕着来自远古雷击木的生机、历代持有者的信念、以及它自身在无数次战斗中汲取的经验,这些“因”共同构成了它如今能承载时空之力的“果”。
他们也能看到苏清寒永爱之花的光芒中,交织着生命对光的原始向往、文明对爱的永恒歌颂、以及她自身作为生命医师所倾注的全部慈悲与理解,这些“因”使得这光芒能抚慰创伤、理顺混乱。
甚至星尘的运算核心,其复杂的逻辑回路中,也清晰地显现出创造者赋予的初始指令、与凌天苏清寒相遇后产生的数据扰动、以及它自身在长期互动中逐渐萌发的、近乎“情感”的独特算法模式——这些,都是构成“星尘”这个独特存在的因果脉络。
“好家伙,”凌天摸着下巴,打量着星尘投射出的光影,“闹了半天,你这家伙偷偷进化出‘吐槽’模块,根子在这儿呢!”他指向一条连接星尘与他自己之间、尤其活跃的因果线,那线路上充满了各种逻辑交锋与机智反诘的数据流。
星尘的光影模拟出一个人性化的耸肩动作:“严格来说,这应归类为‘在高频次、高复杂度非逻辑交互环境中,为维持系统效率与亲和力而自适应产生的特殊沟通协议’。当然,如果您更倾向于称之为‘吐槽’,我尊重您的…嗯…文学性概括。”
苏清寒看着这一人一AI的互动,忍俊不禁:“《诗经》有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能于这万千因果重压之下,保有这份幽默,亦是难得的心境。”
实践:拨动命运的琴弦
光理解不够,还需实践。他们开始尝试进行一些微小的、谨慎的因果干预,目标选定为“可能性号”即将路过的一个小型星云带。那里正孕育着一些原始的生命前物质,但其自然演化路径,因附近一颗不稳定恒星的辐射波动,有百分之九十三的概率会走向死寂。
“直接改变恒星活动,牵扯太大,如同搬山。”凌天观察着那片区域的因果网络,目光锐利,“但你看那里,”他指向生命前物质演化路径与恒星辐射之间,几条极其微弱、几乎被忽略的因果连接,“我们可以在这里,稍微…增加一点‘阻力’。”
他并未动用桃木杖的巨大威能,只是意念微动,如同最精巧的工匠,在那几条关键的因果线上,施加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偏向力”。这力量不足以改变恒星辐射本身,却足以让那些脆弱的生命前物质,在辐射峰值到来时,恰好移动到星云中某些密度稍高的尘埃云背后——天然的庇护所。
苏清寒则配合着,用永爱之花的光芒,轻柔地“滋养”那些生命前物质内部本就存在的、倾向于有序结合的因果倾向,如同春风化雨,助长生机。
几天后,当“可能性号”掠过那片星云时,星尘报告:“目标星云区域生命前物质复杂度显着提升,稳定演化概率已上升至百分之六十七。观测到自组织现象…奇迹(暂定词)正在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灵魂迷宫第一卷觉醒纪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灵魂迷宫第一卷觉醒纪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