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智囊刘巴:乱世中的孤高才俊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的时代,有一个名字虽不如诸葛亮、庞统那般被人熟知,却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卓越的才华,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刘巴。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今湖南省衡阳市、邵东县一带)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曾任苍梧太守,父亲刘祥担任过江夏郡太守、荡寇将军 。
他年少成名,一生辗转于魏、蜀、吴之间,最终成为蜀汉的股肱之臣,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贡献了非凡的智慧。
年少知名,拒仕刘表
刘巴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学与胆识,在荆州地区声名远扬。当时的荆州牧刘表多次向他伸出橄榄枝,不仅征用他为官,还推举他为茂才。
在东汉末年,被推举为茂才是一种极高的荣誉,意味着步入仕途的起点颇高,许多人梦寐以求。然而,刘巴却屡次拒绝刘表的邀请。这并非他恃才傲物,而是他有着自己的政治考量与抱负。
刘表虽据有荆州,却缺乏进取天下的雄心与魄力,在乱世之中偏安一隅。刘巴志在辅佐明主,成就一番大业,显然他认为刘表并非自己理想中的主公。
初仕曹魏,事与愿违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逝,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后不久便决定投降曹操。
此时,寄居荆州屯兵樊城的刘备率众南撤江陵,后又退往夏口。荆楚一带的名士大多选择追随刘备,而刘巴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他北上拜会曹操。在刘巴眼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实力强大,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人。
曹操对刘巴的才华也颇为赏识,任命他为掾吏,并派他去招纳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然而,命运似乎和刘巴开了个玩笑。同年十二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刘备、周瑜与程普率领的联军击败,刘备趁胜占领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刘巴还未完成招降任务,就发现自己身处刘备的势力范围,无法复命曹操。此时,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投降刘备,还是另寻出路?刘备对刘巴的才华早有耳闻,自然希望将他招致麾下。
但刘巴却不愿就此屈服,他骨子里的高傲与对曹操的忠诚,让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远走交趾,绕道回到曹魏。
当时诸葛亮在临烝,刘巴写信给诸葛亮表明自己的心志:“我刘巴乘危历险,本想应天顺民,让荆州诸郡归顺曹公,让天下重归一统。
可众人太看重道义,要么考虑私利,这不是我的智谋所能规劝的。实在没办法的话,我就浪迹天涯,乘舟游于大海,再也不管荆州的事情了。”
诸葛亮深知刘巴的才华,追书劝说他:“刘公雄才盖世,已据有大部荆州土地,众人莫不归心,天意人事,孰去孰就,已经十分清楚了,你还想到何处去呢?”
刘巴却坚定地回答:“我受曹公使命而来,不成功便回去,这是理所当然的,你又何必过问呢?”于是,刘巴毅然前往交趾郡。刘备得知刘巴远走交趾之事后,深以为恨。
辗转益州,再谏刘璋
刘巴到了交趾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把姓氏改为张。在交趾期间,他与交趾太守士燮意见不合。士燮虽是当地的豪族,但在刘巴这样饱读诗书、志向高远的名士眼中,士燮或许缺乏他所期望的政治远见与文化素养。两人理念上的冲突,使得刘巴难以在交趾立足,于是他经由牂牁道进入益州,在刘璋手下任职。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攻伐汉中的张鲁,担心曹操灭了张鲁后会对自己不利。谋士张松建议刘璋请刘备先讨伐张鲁,若张鲁被刘备灭了,即便曹操前来,也不用惧怕。
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去迎接刘备。刘巴深知刘备的为人与野心,进谏道:“刘备勇力过人,让他进入益州必然会造成祸害,不能请他进来。”
然而,刘璋并未听从刘巴的建议。等到刘备进入益州后,刘巴又向刘璋进言道:“如果让刘备去讨伐张鲁,相当于将老虎放归山林。”
但刘璋依旧固执己见,没有采纳刘巴的意见。刘巴见自己的建议不被重视,唯有闭门称疾。
果然,刘备早有图蜀之心,不久后便与刘璋兵戎相见。历时三年的战争,刘璋损兵折将,最终败战投降,益州落入刘备之手。
归附刘备,大展宏图
刘备进围成都时,就深知刘巴的价值,命令军中:“如果有谁危害到刘巴,我将诛杀他三族。”
可见刘备对刘巴的重视程度。刘璋投降后,刘巴见大势已去,向刘备谢罪认错。刘备展现出了他的大度与求贤若渴的胸怀,不仅没有责怪刘巴,反而为得到这样的人才而高兴。
诸葛亮也多次在刘备面前称赞刘巴的才能,刘备遂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