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攻打成都时,为了激励士气,曾与将士约定:“如果大事能成,刘璋府库里的东西任你们拿去,我是不会干预的。”
攻下成都后,将士们纷纷扔下武器前去府库拿取宝物,导致军用不足,刘备为此忧心忡忡。此时,刘巴向刘备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经济策略:“此事很容易就能解决,只需铸造值百钱的铜板通行,统一物价,并实行公卖制度就可以了。”
刘备听从了刘巴的建议,果然在短短数月之间,府库得以充实。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刘巴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卓越才能,他通过货币政策与市场调控,迅速稳定了蜀汉的财政状况,为刘备后续的军事行动与政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此后,刘巴又与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共同制定《蜀科》,这一法律文件奠定了蜀汉政权的法制基础。
《蜀科》的制定,使得蜀汉在政治、社会秩序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规范,保障了蜀汉政权的稳定运行,对蜀汉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刘巴为尚书。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尚书令法正病逝,刘巴接替其成为尚书令,成为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刘巴为刘备起草了登基时所需的各种祷文、诏诰、文书。
这些文书不仅体现了刘巴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从政治层面为刘备称帝提供了合法性与正统性的依据,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
清高狷介,个性鲜明
刘巴为人清廉简朴,从不治理家资产业。他自认为不是一开始就跟从刘备,害怕受到猜忌嫌疑,所以为人恭顺安静、沉默寡言,朝堂之下从不和人私底下有交往,非公事不谈。
然而,他的清高性格却也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飞曾经到刘巴处就宿,张飞虽为武将,但对刘巴的才华十分仰慕,本想借此机会与刘巴结交。
然而,刘巴却对张飞不理不睬,使张飞十分恼怒。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劝刘巴说:“张飞虽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先生你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放低一些格调吧。”
刘巴却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谈呢?”这番话传到刘备耳中,刘备异常愤怒。
但孙权却对刘巴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刘巴若随世俗沉浮,为了取悦刘备而结交张飞,就称不上是高士。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巴有着自己坚守的交友原则与价值观,他不屑于与自己认为不配交往的人结交,哪怕对方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
英年早逝,名留青史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巴逝世,这位三国时期的奇才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的逝世,无论是对蜀汉政权还是对当时的文化界、政治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刘巴逝世后,曹魏尚书仆射陈群给蜀汉丞相诸葛亮写信,探问刘巴的情况,在信中称呼刘巴为“刘君子初”,可见陈群对刘巴的尊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刘巴的才华与名声在当时的影响力,即便身处敌对阵营,也能赢得对手的敬重。
刘巴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他出身名门,年少成名,却在乱世中辗转流离,先后效力于曹操、刘璋,最终归附刘备。他以其卓越的才华,为蜀汉政权解决了财政、法制等诸多难题,成为刘备成就霸业的重要智囊之一。
他的清高狷介,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也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诸葛亮曾评价他“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备也称赞他“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陈寿在《三国志》中赞叹刘巴“履清尚之节”,是“蜀臣之良” 。
这些评价,无疑是对刘巴一生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认可。刘巴的故事,是三国历史中一段独特而精彩的篇章,他的智慧、他的坚持、他的孤傲,都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