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小子带兵有一套。刘大勇点点头,不过钢刀连的训练,可比新兵连刺激多了。
正说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官推门而入,肩章显示这是一位三级军士长。所有人立刻起立。
稍息。士官的目光落在陆远志身上,你就是新来的?
报告班长,新兵陆远志!
我叫张铁,三排二班班长。士官的声音低沉有力,钢刀连的规矩,新来的第一天要。今晚八点,训练场见。
陆远志不明所以,但还是大声回答:是!班长!
晚饭后,陆远志按时来到训练场,发现全连的新兵——其实就他一个——和老兵都到齐了。杨建国连长也在,正和周志刚站在一起抽烟。
来了?张铁班长走过来,接风仪式很简单:你和老兵比一场,赢了有奖励,输了有惩罚。
比什么?陆远志问。
随机抽。张铁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是钢刀连所有训练科目,抽到哪个比哪个。
陆远志深吸一口气,伸手抽出一张纸条。张铁展开念道:敌后渗透!好科目!
规则很简单:老兵队五人防守一个小型模拟据点,陆远志一人渗透,目标是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获取据点内的机密文件——实际上是一个贴着标签的水壶。
给你半小时准备。张铁说,老兵队已经去布置了。
周志刚走过来,递给陆远志一个夜视仪:会用吗?
陆远志摇摇头。周志刚简单讲解了使用方法,最后说:记住,渗透不是强攻,要用脑子。
夜幕完全降临,训练场上的模拟据点只有几处微弱的灯光。陆远志趴在百米外的草丛里,仔细观察着据点布局:两个哨塔,一个正门,围墙约三米高,上面有铁丝网。
按照常规思路,应该找防守薄弱处翻墙而入。但陆远志想起爷爷讲过的战斗故事——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他决定走正门。
借着夜色的掩护,陆远志匍匐前进到正门附近。两个老兵在门口闲聊,看似松懈,实则眼睛不停扫视四周。陆远志耐心等待,直到两人同时转身点烟的瞬间,一个翻滚躲到了门旁的阴影处。
哨塔上的探照灯规律地扫过地面,陆远志计算着间隔时间,在灯光移开的瞬间快速移动到据点主建筑下。窗户太高够不着,门肯定有人把守。他注意到墙外的排水管,试了试承重,开始攀爬。
爬到二楼窗口,陆远志小心探头,看到一个老兵背对着窗口打盹。他轻轻推开窗户——没锁!——溜了进去。房间里堆满了训练器材,那个贴着字样的水壶就放在桌上。
陆远志刚拿起水壶,身后的门突然开了。他一个侧翻躲到器材堆后,屏住呼吸。
老李,换岗了。新进来的老兵推了推打盹的同伴。
这么快?我才刚坐下...
两人嘟囔着离开了房间。陆远志等脚步声远去,才从窗口原路返回。整个渗透过程不到十五分钟,完美得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当他拿着水壶出现在评判席前时,杨建国连长看了看表,又看了看周志刚:老周,你确定这是新兵?
周志刚脸上闪过一丝得意:如假包换。
小子,杨建国转向陆远志,你怎么想到走正门的?
陆远志挺直腰板:报告连长!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
杨建国大笑:好!钢刀连就缺这种有脑子的兵!他转向全连,从今天起,取消所有惩罚!陆远志表现优异,记连嘉奖一次!
回到宿舍,老兵们看陆远志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刘大勇递给他一杯热水:兄弟,厉害啊!我来钢刀连三年,没见过第一次渗透就这么利索的。
陆远志接过水杯,突然觉得三个月来的所有辛苦都值得了。
第二天一早,钢刀连的例行训练就让陆远志大开眼界。五公里武装越野只是热身,接下来的战术训练、格斗训练、射击训练强度都是新兵连的三倍以上。午饭前,他已经汗湿了三套作训服。
下午的射击训练中,陆远志遇到了瓶颈。钢刀连使用的是新式步枪,后坐力比他熟悉的旧式枪大很多,连续射击后肩膀已经淤青,成绩却不如人意。
手腕太僵!射击教练——一位参加过国际比武的士官吼道,枪是你手臂的延伸,不是你的敌人!
陆远志调整姿势再次尝试,依然脱靶。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来,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钢刀连。
训练结束后,陆远志独自留在靶场加练。夕阳西下,他机械地装弹、瞄准、射击,肩膀已经麻木,但成绩依然没有起色。
这样练到明天也没用。
陆远志回头,看到周志刚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一个旧布包。
班长!陆远志立正敬礼。
周志刚摆摆手,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套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我当年第一次用新式步枪时,也像你一样。
他将军装展开,陆远志看到上面别着一枚三等功奖章。
知道我怎么克服的吗?周志刚问。
陆远志摇摇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忠魂:扞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铁血忠魂:扞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