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寥寥几份答卷提到了“清查隐瞒土地”“改革漕运损耗制度”,徐元文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答卷里写得详细。
江南漕运每石粮从苏州运到南京,损耗达三成,其中一成是自然损耗,两成被漕运官和豪强截留。
可改用“分段运输”,每段设监官,登记运粮数量,到终点核对,少了就追究监官责任,如此可减少大半损耗。
郑森看着那些空泛的答卷,不禁摇了摇头,把朱笔放在笔山上,语气里带着些失望。
还是太年轻,没见过真正的民间疾苦。
他想起去年去江南巡查时,在苏州见过一个地主,隐瞒了上千亩良田,却让佃户替他交赋税,佃户交不起,只能卖儿卖女。
这些考生连“土地隐瞒”是赋税不均的根源都不知道,将来当了地方官,怎么能解决百姓的难题。
第三天考算学和行军打仗,考场里顿时乱了套。
王耀祖拿着算学题,连“一亩地收三石粮,十亩地收多少粮”都算得磕磕绊绊,更别说“十石粮运一百里,需要多少民夫、多少马匹”。
李存义虽然算得出基本的算术,却看不懂布阵图,不知道“如何用步兵抵御骑兵突袭”。
监考的御史后来禀报,有个河北考生急得当场哭了。
说“家里只教过读经书、写文章,从没学过算术和兵法,这题根本没法答”。
最终,只有几十个考生能顺利答完,除了徐元文,还有一个来自山西的考生傅山。
傅山的算学尤为出色,他在答卷里不仅算出了“粮草运输损耗的最优方案”,还画了一张“山区运粮的独轮车改良图”,图上标注着“改木质车轮为铁木混合,轮轴加牛油润滑,可减少三成运输损耗”。
郑森看着这张图,不禁感叹。
这才是朕要的人才!懂算术,还懂实务,知道怎么把学问用到做事上!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