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日上午10点,浪潮传媒IP开发中心的会议室。
环形长桌上铺满了IP规划图,《甄嬛传》《西域歌者》《遣唐使日记》的LOGO用彩色线条连接,勾勒出一张复杂的“IP生态网络”。高浪坐在主位,左手边是IP开发部总监周婷、副总监林珂,右手边是阅文集团IP合作总监张敏、网易游戏副总裁李哲,角落还坐着非遗传承人哈力。
“《甄嬛传》的成功证明,IP开发不能只停留在‘拍剧’层面,必须构建‘内容+文化+商业’的立体生态。”周婷率先开口,点击鼠标切换到“新策略框架图”,“我们计划从三个方向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第一个方向是“IP宇宙化构建”。周婷调出《甄嬛传》与《遣唐使日记》的时间线对比图:“《甄嬛传》聚焦清代宫廷,《遣唐使日记》讲述唐代中日交流,表面看似无关,但我们可以通过‘宫廷服饰传承’串联。
在《遣唐使日记》中加入‘唐代刺绣匠人’角色,设定其后代为清代宫廷绣作监工匠,而这位工匠正是《甄嬛传》中甄嬛服饰的制作者。这样既强化两部剧的文化关联性,又能构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宇宙’。”
张敏立刻提出疑问:“但这样会不会让观众觉得生硬?尤其是非历史爱好者,可能看不懂这种隐性关联。”
高浪接过话茬,语气笃定:“我们会做两件事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邀请清史专家李教授、唐史专家王教授共同撰写《宫廷宇宙时间线手册》,在剧集播出时同步上线,用漫画形式解读人物关联;第二,拍摄6集《宫廷文化传承》纪录片,邀请刘一菲、杨蜜跨界出镜,分别饰演唐代绣娘、清代工匠后人,直观展现文化延续性。”
哈力也补充道:“我可以带领团队,还原唐代‘蹙金绣’、清代‘打籽绣’的工艺,在纪录片中展示两种刺绣的传承演变,让‘宇宙关联’既有文化支撑,又能让观众看得见、摸得着。”
第二个方向是“跨圈层渗透开发”。李哲打开《西域歌者》游戏demo演示视频:“我们计划与浪潮联合开发‘音乐叙事类手游’,玩家将扮演热巴饰演的阿依娜,在新疆草原、上海音乐学院、东南亚音乐节三个场景中,通过‘收集民间曲调’‘破解音乐谜题’推进剧情。
比如在草原场景,玩家需要根据哈萨克族老人口中的旋律,在冬不拉上弹出正确音符才能解锁新剧情;在音乐节场景,要融合新疆民乐与甘美兰乐器,创作专属曲目才能通关。”
林珂则补充了文旅联动计划:“我们已与新疆文旅厅达成合作,在伊犁草原建设‘《西域歌者》实景体验区’,还原剧中阿依娜的家乡——游客可以穿上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弹冬不拉、学唱民歌,还能参与‘寻找民间曲调’的实景游戏,通关后可获得剧中同款银饰衍生品。
同时,我们联合QQ音乐推出‘阿依娜数字专辑’,收录剧中12首民族改编曲,专辑封面采用游戏场景插画,实现‘游戏+音乐+文旅’的三圈层联动。”
就在这时,周婷提出一个风险点:“跨圈层开发容易导致‘IP稀释’。比如之前某公司的古装剧,既做游戏又做零食联名,结果每个品类都缺乏深度,反而让观众对IP失去信任。我们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核心是‘文化内核统一’。”高浪手指指向《西域歌者》的IP核心词——“民族音乐传承”。
“无论是游戏、文旅还是音乐专辑,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不能为了商业化加入无关元素。比如游戏中的谜题设计,必须基于真实的民族音乐理论;
文旅体验区的活动,要由哈力老师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指导,确保文化真实性;衍生品也必须是银饰、刺绣等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品类,杜绝廉价快消品联名。”
第三个方向是“用户共创生态搭建”。张敏调出阅文集团“IP创意征集平台”的界面:“我们计划在平台上开设‘《甄嬛传》番外共创专区’。
邀请粉丝提交‘甄嬛晚年生活’‘沈眉庄女儿成长’等番外故事,由浪潮编剧团队筛选优质创意,进行专业改编后,以‘微短剧+有声书’形式呈现——入选创意的作者将获得IP收益分成,还能参与微短剧的剧本讨论会。”
林珂则补充了短视频联动计划:“我们与抖音、快手合作,发起‘#我心中的甄嬛番外#’挑战赛,用户可通过cosplay、剧情演绎、服饰还原等形式参与,点赞量前10的作品,将由浪潮投资拍摄成15分钟微短剧,由赵金麦等新人艺人出演。
同时,我们会在短视频平台开设‘IP创意库’,实时收录用户建议,比如之前有粉丝建议‘加入甄嬛教公主学刺绣’的情节,我们已决定在番外中加入,并邀请用户投票选择刺绣图案。”
然而,共创计划刚提出,就遭遇了质疑,阅文平台的作者代表陈雪在线上会议中表示:“很多作者担心,自己的创意被公司‘免费征用’,或者改编后失去原有风格。比如之前某平台的共创活动,作者提交的剧情被改得面目全非,最后还被公司以‘不符合IP定位’为由拒绝分成,这种情况该如何避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