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北京浪潮影视总部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长桌上,摊开的《归途》项目策划书旁,堆着厚厚一叠历史文献和采访记录。高浪坐在主位,左手边是制片人王浩,右手边是刚从横店赶回来的导演张弛,公关总监林薇和编剧陈默坐在对面,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时光回响》的后期剪辑已经完成80%,预计下个月送审,暑期档就能上星播出。”王浩率先开口,推了推眼镜,“现在我们手里有三个待选项目:一个是都市爱情剧,一个是古装玄幻IP,还有就是陈默老师刚完成初稿的主旋律电影《归途》。”
他话音刚落,林薇就皱起了眉:“主旋律风险太高了。去年华谊那部《烽火岁月》,投资1.2亿,票房才3000万,还被业内嘲讽‘喊口号式创作’。我们刚升级成公司,第一个电影项目就碰主旋律,是不是太冒险了?”
“风险高,回报也高。”高浪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牌公司拍不好主旋律?不是题材问题,是他们根本没沉下心去了解历史,只想靠明星和口号圈钱。如果我们能拍出一部有血有肉、尊重历史的作品,不仅能拿到官方资源倾斜,还能彻底打响公司的口碑。”
张弛放下手里的文献,语气严肃:“高总说得对。我这几天翻了陈默老师给的资料,《归途》讲的是1949年,一群知识分子放弃国外优渥生活回国建设的故事,里面有坚守,有挣扎,还有家国情怀。这种题材,只要我们拍得真实,绝对能打动观众。”
陈默也补充道:“为了写这个剧本,我采访了五位当年的归国学者,其中两位已经90多岁了。他们说,最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当年为什么回国——不是为了名利,是为了让中国不再被人欺负。我想把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有人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王浩犹豫着说:“可主旋律受众太窄了,年轻人不爱看怎么办?而且拍摄难度也大,历史场景还原、服装道具,每一项都是钱,投资至少要1.5亿,要是票房扑了,公司刚积累的资金就全砸进去了。”
“受众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拍。”高浪拿起桌上的剧本初稿,翻到第15页,“这里写主角在国外实验室里,看到报纸上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当场就哭了。这种细节,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只要我们抓住这些‘人’的故事,而不是空洞的‘情怀’,年轻人自然会买单。”
他顿了顿,继续说:“至于投资,我已经和几家投资方谈过了,他们对主旋律兴趣不大,但愿意以‘保底发行’的方式合作。剩下的资金,我们公司自己出。我相信,这部戏能成。”
“高总,您真的决定了?”林薇还是有些担心,“万一……”
“没有万一。”高浪打断她,语气坚定,“从今天起,《归途》项目正式启动。张导,你负责组建拍摄团队,重点找有历史剧经验的摄影师和美术指导;王浩,你对接道具组,务必还原1940年代的国外校园、实验室,还有国内的建设场景,钱不够就跟我说;陈默老师,你继续打磨剧本,下个月之前完成二稿,重点完善主角的心理变化;林薇,你提前和广电总局沟通,争取拿到重点影片扶持名额。”
他把任务一一分配下去,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散会后,张弛拿着资料找到高浪,犹豫着说:“高总,有个事我得跟您说。刚才林薇提到的华谊那部《烽火岁月》,导演是赵刚,他昨天还联系我,说想加入我们的项目,担任联合导演。”
高浪愣了一下:“赵刚?他不是刚因为《烽火岁月》扑街,被华谊雪藏了吗?怎么突然想来我们公司?”
“他说,他不想再拍那种‘圈钱式主旋律’了,想真正拍一部对得起历史的作品。”张弛叹了口气,“说实话,赵刚拍历史场景还是有一套的,就是太急功近利。如果我们能把他拉过来,让他负责场景还原,应该能省不少事。”
高浪思考了几分钟,点了点头:“可以让他来试试,但丑话说在前头,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剧本拍,不能加任何狗血情节,更不能为了流量改历史。要是他做不到,立刻换人。”
“我知道了。”张弛松了口气,转身离开办公室。
高浪拿起《归途》的剧本,翻到扉页,上面写着陈默的一句话:“所有的归途,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他想起重生前,看到过一篇报道,说当年归国的学者中,有30多人在回国途中被拦截,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这些故事,很少有人知道,而他,想把这些故事拍出来,让更多人记住那些无名英雄。
下午三点,林薇拿着一份名单走进办公室:“高总,这是广电总局推荐的历史顾问名单,里面有社科院的李教授,还有《党史研究》的主编王老师。他们说,如果我们真的想拍好《归途》,可以随时找他们咨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