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清凉的能量流顺着精神力丝线反哺回来,融入意识虚影。景云岫退出空间,缓缓睁开眼。掌心玉扣的裂纹深处,似乎有微不可察的银光一闪而逝。精神力又增长了一丝,对空间的掌控也强了一分。
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院中工匠们正将一块块打磨光滑的巨大水晶薄片(她根据现代知识描述,由工匠反复试验烧制而成)嵌入特制的木架中。这是“滤色片”的雏形。配合前院的“聚光镜”和特制的油脂灯(加入不同金属粉末燃烧可产生不同颜色火焰),便是她构想的、简陋却足以震撼古人的“舞台灯光系统”。
“景姑娘!”宋青阳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激动和忐忑,“您要的东西,第一批水晶片送来了!您看看成色?”
景云岫拉开门。宋青阳捧着一个锦盒,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几片切割好的、略带杂色和气泡的水晶薄片。在这个时代,已是难得的纯净。
“可以。”景云岫拿起一片,对着阳光看了看,光影在水晶中折射出朦胧的彩晕。她点点头,“按计划,嵌入灯架。今晚试灯。”
城东,摄政王府。听涛阁。
水榭临湖,清风徐来,吹动竹帘轻响。慕容玄一身玄色常服,凭栏而立,指尖捻着一份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京华风闻报》。他目光沉静,落在头版头条那篇署名“玲珑夫人”的评论上:
《论“东陵之声”:民智开,则国运兴》
文章笔锋犀利,开篇便点出朝廷取士重经义、轻技艺的弊端,直言“丝竹管弦,小道乎?然《韶》乐可感天地,郑声能动人心!今设‘东陵之声’,非为靡靡之娱,实乃开民智、聚民气、扬国风之壮举!”文中更提出“雅俗共赏”、“技艺亦为国才”等惊世骇俗之论,字字珠玑,气势磅礴。
慕容玄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这玲珑夫人,倒是个妙人。借选秀之名,行开民智之实,更将此举拔高到“扬国风”的层面,堵住了不少清流鸿儒的嘴。只是……这文风,这格局,隐隐透着一丝熟悉的孤高锐气。
“王爷,”一名玄衣侍卫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水榭外,躬身低语,“翰墨轩今晨发售墨尘公子新作,《梁祝》。首印三千册,半个时辰内售罄。现书坊门前人山人海,求购者络绎不绝。”
“《梁祝》?”慕容玄眉梢微挑。墨尘公子……《锦屏梦》的缠绵悱恻尚在耳畔,这新作又是什么路数?
“属下购得一册。”侍卫双手奉上一本崭新的书册。
慕容玄接过,随手翻开。开篇便是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草桥结拜。文字依旧清丽,却少了《锦屏梦》的华丽雕琢,多了几分质朴真挚。他目光扫过几行,定格在祝英台于书院中机智应对、不输男儿的段落上。
“女子求学?”慕容玄低声自语,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敲击。这墨尘公子,笔下女子倒是一个比一个离经叛道。前有《锦屏梦》中步步为营的庶女,今有《梁祝》中敢与男子同窗的祝英台……这背后,是否也藏着那玲珑夫人的影子?
“惊鸿苑那边呢?”他合上书册,问道。
“景姑娘……身体似乎恢复了些,今日亲自督工,调试新制的‘灯影机关’。动静颇大,引了不少人围观。”侍卫顿了顿,补充道,“工部侍郎之子赵蟠,今日也在场。”
慕容玄眸光微凝。赵蟠?那个出了名的纨绔,仗着其父权势,在京城横行霸道,尤其好狎玩优伶。他出现在惊鸿苑……绝非好事。
“盯着。”慕容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若有异动,不必请示。”
“是!”侍卫领命,身影悄然隐去。
慕容玄重新展开《京华风闻报》,目光再次落在那篇《论“东陵之声”》上。玲珑夫人……墨尘公子……还有那个在惊鸿苑废墟上搅动风云、身负重伤却依旧不肯低头的景云岫……
他端起手边的青瓷茶盏,浅啜一口。碧绿的茶汤中,映出他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潭深不见底。
“开民智,聚民气,扬国风……”他低声重复着报上的词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这盘棋,下得倒是越来越有趣了。”
惊鸿苑后院,灯火通明。
巨大的“聚光镜”被架设在戏台后方高处,镜面正对着下方一个特制的、由多层铜碗嵌套而成的油脂灯盏。灯盏内,橘黄色的火焰跳跃着。几块镶嵌着不同颜色水晶薄片的木架,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灯盏与聚光镜之间的轨道上。
景云岫站在台下阴影处,脸色在跳跃的火光映照下显得更加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她朝控制灯架绳索的学徒微微颔首。
学徒深吸一口气,拉动绳索!
嵌着红色水晶片的木架缓缓滑入灯盏与聚光镜之间!
嗡——!
一道经过聚拢、过滤的、浓烈如血的红色光柱,猛地从聚光镜中心投射而出!如同地狱之火,瞬间撕裂了戏台上的黑暗!将舞台中央扮演“杜丽娘”的宋小蝶笼罩其中!少女的素白衣裙在红光映照下,仿佛染上了殉情的热血,凄美而震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靠马甲开卷古代文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靠马甲开卷古代文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